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彭薇:另类工资 过犹不及的激励
http://wmf.fjsen.com 2010-02-25 09:57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日前有媒体报道:一名小学生靠做家务,过年期间拿到奶奶发的5600元“工资”,而孩子母亲一个月工资不过4000多元。这种“天价酬劳”,不是培养能力,更像变相娇惯。

如今,不少家庭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劳动赚点零花钱,也借此培养孩子劳动观念,了解金钱来之不易。“小福利”调动孩子积极性,无可厚非。但上述报道中的小学生,洗碗一次60元,拖地一次200元,酬劳跟天价差不多,显然不合适,更不合理。要知道,每天干活数小时的洗碗工和清洁工,其月工资不过千元左右,而孩子却能轻易获取“天价酬劳”,体会不到“粒粒皆辛苦”。这种奖励,反而客观上抬高了激励“价码”和孩子“胃口”,不利于其正确劳动观和金钱观的形成。

心理学有一种“过度理由效应”,是指用更多的报酬和奖励刺激内在行为,使其发生变化,一旦奖励停止,行为将失去动力。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长希望孩子学习进步,往往借用各类物质“诱惑”。比如,考到第几名,买个礼品,吃个大餐,出国旅游,等等。短期看来,这能够起到激励和刺激作用,但长此以往,孩子进步和能力培养的动力都建立在物质奖励基础上,一旦奖励被撤销或减少,他们便可能失去兴趣,不再努力。

与物质奖励相比,亲情奖励更可贵。一本笔记本、几元零花钱也许对小学低年级孩子更有激励作用,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更在乎精神满足。他们最渴望的未必是钱,可能就是一次踏青郊游、家庭聚餐,又或者是和父母平等对话等,这样的“奖励”更让人温暖,催人上进。(彭薇)


责任编辑: 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