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志愿者简报(第1期)创刊
http://wmf.fjsen.com  2010-02-23 15:32:50  来源:福建省文明办
    

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刘云山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志愿服务发展水平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我国志愿服务作为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和独特优势。志愿服务领域宽、管道广,能够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增加和谐因素、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能够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志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便捷,适应了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志愿服务的核心,也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深入开展的内在动力和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处在起步阶段,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还有待提高。志愿服务的前提是自愿,自愿的前提是自觉,必须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新闻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大众传媒的作用,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舆论氛围。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在弘扬志愿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通过生动感人的文艺作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展现志愿者的良好风貌和高尚情操,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形成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文化环境。青年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要把志愿服务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社区是群众生活的基本单元,是经常性志愿服务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宣传文化站等多种途径,加大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力度,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

要紧紧围绕讲文明、树新风,积极开展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更好地传播文明理念,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志愿服务之所以广受欢迎,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有着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同时,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困难群众需要帮助。要坚持从办得到、群众又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把生活困难群众和老年人、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努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大型社会活动需要志愿服务,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利契机。志愿服务有着自身的特点,开展志愿服务必须把握规律、尊重规律。要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重点,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人们的服务意愿,鼓励人们自主参与,又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进行适当组织动员,努力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

整合资源、完善政策,推动志愿服务机制化、常态化

志愿服务活动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立足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各级文明委要加强统筹,把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文明办要加强与各有关方面的联系沟通,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教育、民政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要结合工作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形成推动志愿服务的强大合力。要建立完善志愿者招募和注册制度,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

志愿服务是公益服务,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保障体系。要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纳入测评体系和考核指标。各地各部门在制定和实行各项经济、社会政策时,要充分体现志愿服务的要求,提倡和鼓励志愿服务行为,防止因具体政策不当挫伤人们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要完善激励措施,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者。要为志愿服务提供各方面的基本保障,把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关于志愿服务工作讲话摘要)


责任编辑:徐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