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人文思想,“技术”又能怎样?
当殿堂级导演、国宝级的导演,刚刚为观众奉献出《三枪》这样“简单”的大片,并声称“不想被当一个思想者举着”,比它更简单的、有着“爱情+钉子户颂歌”式主题的《阿凡达》出现了。可是,并没有太多买票的观众,看完了嫌《阿凡达》“简单”。相反,除了钱、除了电脑特技,大家还是看出了一些《阿凡达》比《三枪》复杂的地方:比如詹姆斯·卡梅隆对同类型电影元素的整合能力,以及美国影人在那些老生常谈式的主题说教下,让公众发自内心产生感动的才能……但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感受在那些本土影人的内心深处,是很少能找到共鸣的。我们看不到这些人去用心解读——技术的炫目背后,藏着那些异国使用者怎样的诚心。
后阿凡达时代,聪明的内地潮人与达人们,抒发的多是“看看人家是怎么抢钱”的艳羡与悲凉,他们忽略了卡梅隆“有五年时间我在等技术成熟”的坚忍;曾经聪明的内地潮人、达人们在把自己与思想撇清后,已沦落到把“朴素”降格为“寒碜”。无良的娱记们,就别再炮制科恩兄弟或柏林影展的“惊叹”了——人家恐怕是“见过寒碜的,没见过这么寒碜的(说不定以前连想都没敢想过)”。
技术当然不足以构成迷信。《阿凡达》可以大赚,《阿童木》却赔了。为什么?不仅仅是制作班底与能力的原因。让“美国式励志”成功的不止是“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同情弱者”这些具有普世效果的说教,还有它对二战、以及二战之后人类社会的影响(先别讨论这种影响的正负意义)。而《阿童木》呢?怀旧和普世的说教背后,藏得更深的是原片名《东京阿童木》背后的“东京元素”——地球未来的拯救者,会是一个来自日本的机器小英雄?!即便是我这个手冢治虫大师同名动画片三十年的老粉丝,也不太相信。我们永远无法忽视内心深处来自人文层面的心理暗示,就像我永远无法尊重《南京!南京!》这样的电影——一个作家再前卫,他也无法让自己的视角不动声色地挪往曾向自己的祖先施暴的那一方。心不是屁股,可以随便挪动位置,哪怕加上科技或“专业能力”。
责任编辑: 金婷 |
- 2010-02-21瞧瞧朝鲜最先进的娱乐中心
- 2010-01-28小S上节目食言 再爆台湾娱乐圈劲爆内幕(图)
- 2010-01-21不能把民族文化娱乐化
- 2010-01-18曹操墓争议科学与娱乐不可混淆
- 2010-01-05别让学术讨论变成娱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