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思想道德频道> 道德评论 > 正文
传优秀儒家文化推进新时期道德建设
http://wmf.fjsen.com 2010-02-20 09:5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与科技在社会中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人们对知识与科技有着强烈的渴望,知识、科技已经成为人们谋生的手段,进而为维持正常人际关系所必需。时代要求“五常”中的“智”不仅具传统意义,更重要的是成为一种积累、一种理性、一种精神、一种判断。让“智”成为人们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以“智”进行社会生产,以“智”提高生活质量,儒家“五常”中“智”的含义被更多地赋予了理性的色彩。

与之相对,“五常”中“仁”的中心地位也发生了相应变换。当代社会,具有浓重个人色彩的“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仁”失去了价值意义。因为人们在享受高度“理性”、“纪律性”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由之带来的公共冷漠、人情异化。如何在“理性”中更多地融入情感的“仁”爱,成为当代人们探寻的一个主题。

同时,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五常”中的“义”、“礼”与“信”的内涵更新提供了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愿意将个体的“义”推广至社会,进而传统“义”范畴中“正义”的意蕴得到了强化。“五常”中的“礼”产生于儒家从泛道德主义立场出发,将人的社会活动的众多领域道德化过程。当代中国社会已摆脱了陈旧宗法制度的束缚,“礼”已不需要以道德的外衣来掩饰,人们更喜欢将“礼”的原则与规范体现为行为规则及律法。“五常”中的“信”要求人们“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当代社会对于和谐目标的追求,使得“信”易为国人所接受。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人在相互接触中应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人在社会中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欺骗他人。儒家“五常”中的“信”,教育人们诚实守信,其对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已得到了当代人们的肯定。

由上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经过科学转换,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开展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另外,继承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和谐”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秩序的规范。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解决矛盾。


责任编辑: 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