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链”,感召无边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花落一个英雄群体——长江大学勇救落水儿童的十余位大学生。
他们的故事,早已随着滔滔长江水,在神州大地上广为传扬。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40多名大一新生结伴来到长江边野炊。突然,两个在江水中浮沉挣扎的小男孩映入了他们眼底。“快救孩子!”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一部分跳入水中,奋力游向落水孩子,其余则手拉手形成“人链”,慢慢往江心探去。孩子获救了,大家还来不及欢喜,险情突现:水流湍急,“人链”断裂,多名大学生瞬间被江水卷走。正在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如果说,人们对‘90后’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素有质疑,那么,这些大学生的瞬间抉择足以说明一切。他们身上体现的不是个人的伟大,而是整个青年一代的荣光。把‘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他们,就是授予了中国明天的希望。”《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对记者说。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的委员们,对这个群体做出了如下评价——
“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激发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入思考,引发了全社会对当代青年的重新认识,更激起了一场传递爱与责任的热潮。“以后遇到险情,我们还会伸出援手”,这成了大学生们共同的心声;何东旭的父母从社会爱心捐助中拿出18万元,在儿子母校创立“东旭奖励基金”,帮助困难学生,传承“东旭精神”……一条满载温暖与责任的“爱心之链”,已如学子们在江流中搭起的“生命之链”一般延展开来,永不断裂。
在朱波看来,这条“生命之链”上传递的无边感召,正和《感动中国》的主旨暗合。“感动中国的,绝不仅仅是每年评出的年度人物。那些被百姓众口推荐的候选人、那些隐没于人群中默默付出的优秀中国人,都是感动中国的英雄。他们事迹不同,精神内核却是一致的——传扬中华传统美德,固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平凡英雄,构成了中国的‘生命之链’。” (记者 王斯敏)
责任编辑: 徐嵘 |
- 2010-02-10南平市领导昨慰问全国道德模范朱邦月
- 2010-01-21全国道德模范朱邦月一家的两个心愿
- 2010-01-19“感动中国”候选人朱邦月一家签订捐献遗体协议
- 2010-01-19“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候选人朱邦月的两个新决定
- 2010-01-11请为全国道德模范朱邦月(邵武市)投出您庄严的一票
- 2010-01-11全国道德模范朱邦月:用一生的爱践行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