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明天下
集美文化创意园开园在即 以“三大文化”吸引人才
文明风   |  时间: 2010-02-02   |   文章来源: 海峡导报
 

文化创意产业一定要形成规模

学村文化、汽车文化、海湾文化,这是集美“人无我有”的三大特征,吴吉堂说,集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错位发展”,也就是要抓住自己的特色,立足于集美的文化土壤;同时,也要“高位发展”,争取高起点、高标准,既然做了,就要敢于做好、做强。

“集美的文化创意产业不能‘小打小闹’、‘各自为政’,一定要形成规模,形成集群,才会有品牌效应。”吴吉堂说,目前,集美要着力打造几个“文化创意产业带”,以线带面,形成全区互动。比如,以学村文化为中心,从银江路的集美文化创意园辐射至敬贤公园、冷冻厂,到彩印厂、集源路、浔江路,再到嘉庚纪念馆、龙舟池,形成涉及当代艺术、影视影像、出版发行、新兴媒体等内容的文化创意带,以高校为依托,实现从创意、概念到产品、市场的有机衔接。

汽车文化是集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另一大优势。“集美有正新,有金龙,无论是零部件还是整车生产,无论是农用车、客车、礼宾车、特种车,我们都有。每年,灌口还承办全国性的汽车场地越野赛,吸引来自全国的赛车好手。现在,集美不仅有自己的车队,在比赛的带动下,本地玩赛车的人也越来越多。”吴吉堂透露,汽车文化资源将是集美规划建设的“重头戏”,通过整合汽车文化资源,开发越野赛事及其相关周边、观光汽车生产线的旅游项目等,争取把汽车文化打造成集美的一大品牌。

本地创作“招蜂引蝶”并重

“说到国内的当代艺术中心,大家往往想到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其实,福建、厦门出了不少当代艺术家,他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如何吸引他们和更多的人才回来,这对推动集美整个创作环境和产业链的运作,都有很积极的作用。”吴吉堂分析,集美有海有山,这种“半岛型”、“海湾型”的地理区位,风景独好,宜居而舒适,集美的水土很适合艺术家进行创作。

可以说,现在的集美正张开双臂、打开怀抱,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便利。以集美文化创意园区为例,不仅3年内艺术家工作室的租金免费,园区还为高校创意作品、青年创意产品搭建展示、交易的平台,打通“绿色通道”,引导企业对优秀产品进行开发合作,对优秀品牌进行扶持。

“集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靠本地创作,也要‘招蜂引蝶’。人才引进和产业链的跟进、配套相辅相成,某种程度上讲,人才来了,形成集群效应了,产业链自然就跟来了。”

 
 叫“哈利路亚山”真有创意吗? 01-26
 中国青少年公益创意支持平台推出近日在北京启动 01-04
 2010年元宵“泉州花灯创意”大赛启动 12-30
 高校学子雕塑佳作亮相集美文化创意园 12-17
 清流供电局:创意!小台历上翻出大文化 12-09
 2009泉州青年创意文化节举办 12-02
 泉州举办青年创意文化节 12-01
 青海省民族创意文化产业大放异彩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