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监督台 > 正文
婚宴不守时、司仪喧宾夺主 婚庆为何陋习多多
http://wmf.fjsen.com 2010-02-02 09:29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分析

花钱又费力

究竟为哪般

受传统思想影响

闽南俗语“喜事不要去插头阵,白事要主动帮忙”。当碰到好事,总得主人三请五请才到。早期的婚宴一般在家举行,宴席分成几场,客人如果迟到了,赶不上第一场,还有第二场。这也导致人们逐渐养成习惯,认为随时去都行。还有,现在的思想依旧认为好事迟到,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早去了,反而是嘴馋的表现。

泉州师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桂炳教授认为,婚宴晚点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都心照不宣地遵循着“婚宴真正开始的时间=请柬上所写的开始时间+2小时(左右)”,按这个惯例行事,人们就不再严格遵照请柬上所写的时间。

“打肿脸充胖子”

华侨大学陈少牧教授认为,对于婚礼讲气派、高彩礼厚嫁妆,不应该孤立地分析这一现象的影响。大多数人是无法承受高嫁妆的重负的。“打肿脸充胖子”,往往会债台高筑,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有些人甚至为此不惜干出偷鸡摸狗之事,影响到精神文明建设。

婚姻大事马虎不得

泉州人常说人生三次喜:结婚喜、生子喜、生孙喜。陈桂炳教授介绍说,婚姻既是个人合法进入社会再生产程序的重要仪式,又是人们纵横交错的社会网络的连接点,因此历来都受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身份的人,在筹办婚宴时,都会有不同的考虑。虽然有关部门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事,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但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怎么操办婚事,则纯属个人的消费行为。


     注:该言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未经本网调查、核实。
责任编辑: 陈楠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