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年年有,扫黄段子却是近年才有的新鲜事。怎么是新鲜事呢?网络普及之前黄段子的流行范围本来仅仅局限于成人,现在手机和网络普及之后,传播就开始发挥威力试图攻占青少年的手机和电脑。扫黄说到底是为了下一代,所以扫黄就得从娃娃抓起。昨天教育部又再次强调,要求校园网处于可监控状态,以便定期检查有无低俗内容。
扫黄运动扩大化,正从成人转向孩子,从洪水猛兽般的黄色网站转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段子。暂且不论黄段子在伦理上恶劣不恶劣,也暂不从女权主义去考虑它是否构成对女性之侮辱,单从存在即是合理的角度看,禁止传播黄段子是否有效就值得怀疑。要禁止黄段子颇有难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饭局,有饭局的地方就有黄段子。
当然,你可以说又没有禁止说黄段子,只是禁止用手机传播。不过,能够传播是段子编造者们的原动力,禁止手机传播那就基本断绝了其作者源。黄段子对于青少年之危害猛于虎,家长们对于扫黄段子当然欢欣鼓舞,不必整日检查孩子们的手机。但这一禁似乎又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百姓们有委屈:某些贪官可以包养好几个情妇,我连发个黄段子都不行?对于孩子们来说,似乎也难以让他们与黄段子彻底绝缘。家长现在担忧孩子从黄段子里学坏,但走上社会后成堆的饭局又不可避免地把他们拉下水,黄段子是他们在饭局上必经的“成人礼”。
大凡与文化相关的东西要用行政手段去禁止基本都无功而返。当然,你可以说焚书坑儒和文字狱都奏效了,不过这种奏效也只是传播范围的缩小,文字狱不是厉害么,屈大均的书照样有人冒死抄下来。本来这黄段子也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它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往深奥里说,段子是一种压抑的反讽式话语,这压抑包括了生活压抑、性压抑、思想压抑等。因为压抑,所以用段子来释放,民间的智慧全用在这段子上了。编造黄段子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必须精通通感、互文、隐喻、明喻等修辞术,还要讲究文采、对仗、押韵,高级段子还得活学活用历史掌故,深入了解各国娱乐行情。民间那些乐此不疲的段子高手,他们编的不是段子,是寂寞。所以非得禁的话,直接把东北二人转禁掉算了,那里头充斥着多少黄段子呀。还有小沈阳,直接封杀掉好了,他那花枝招展的碎花裙、妖娆妩媚的兰花指、顾盼生辉的神秘眼神,多么富有性暗示啊。(朱迅垚 原标题:民间编的不是段子,是寂寞)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10-01-19全国扫黄打非办重奖215名举报人 兑现22万元
- 2010-01-11扫黄打非办接公众举报25.7万件 发放奖金7.8万
- 2010-01-06我国重奖“扫黄打非”举报人 最高奖一万元
- 2009-12-10打击新媒体涉“黄”是今明两年“扫黄打非”重点
- 2009-11-24手机扫黄打非:低俗内容必遭唾弃 斩断背后利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