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省外动态 > 正文
先进文化建设凝聚贵阳精神
——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上)
http://wmf.fjsen.com 2010-01-14 15: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事件回顾:“绿丝带”志愿者

2009年11月6日,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及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注册登记参加贵阳志愿者队伍;12月19日,他们又带头走上街头开展劝阻、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的志愿行动。在他们的带领下,短短几个月就有约十万贵阳市民踊跃参与到以“绿丝带”命名的贵阳志愿者队伍之中,身体力行地倡导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到“三创一办”、关爱“空巢”老人、保护饮用水源等志愿活动之中。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中进一步提出,到2011年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48小时的志愿服务,鼓励和引导大中专生、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在社会各界的响应下,弘扬“绿丝带”志愿者精神,迅速在贵阳掀起一股热潮——2009年11月12日,小河区举行“贵阳志愿者”签名招募活动,200多名机关干部、村(居)代表、教师学生在“我承诺加入贵阳志愿者”的条幅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培训,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12月7日,小河区机关、单位、学校和社区的30多名志愿者来到金山村金家山,清理“人工湿地”里的枯枝落叶;12月16日,20多名由小河区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工作人员及律师组成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建筑工地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月19日,小河区区直机关1000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参与交通协勤工作……目前,小河区已有12883人报名争当志愿者,为推行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小河区还明确国家公职人员要利用上下班或周末时间参与服务活动,每人每年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48小时。(记者 柳路)


责任编辑: 赵舒文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