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80后”不是贬义词
http://wmf.fjsen.com 2010-01-13 16:23   来源:检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这个题目,老实说,在心里翻腾好久。早几年看媒体拿“80后”开涮,我就想说这句话。媒体越拿“80后”说事儿,我就越反感。现在看到“80后”一篇诉苦式网文,有媒体又拿“被垮掉的一代”做文章,很有点苦口婆心,叫人又好气又好笑。

说是好气,气的是媒体对“80后”的歧视。不知始于何时,媒体上突然出现了“80后”这个词。不是冷嘲,就是热讽,在某些媒体的报道之中,看不到“80后”做的一件好事。“80后”却拿媒体没办法。例如这回被讽刺的那篇“网上牛文”,我就看不出什么“被垮掉”的迹象。文章说:“夫80后者,初从文,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逮高等学校之分配,适值扩招,过五关,斩六将,硕博相继,数年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十年无休,披星戴月,秉烛达旦,蓄十万。楼市暴涨,不足购房,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抑郁成疾……”从语言角度说,不算精品,可以再细加修改。可是,那么多被人吹捧的“大师杰作”不过尔尔,凭什么单独对“80后”一篇网文吹毛求疵?从内容看,发的是一点小牢骚,说的是一肚皮大实话,让我这个为人父为人师的非“80后”读得心酸,惭愧帮不上他们一点儿忙。凭什么由此认定他们“而立难立”?凭什么认定他们一定就会“垮掉”自己的责任?

说是好笑,是因为“被垮掉的一代”这顶帽子我这一代人也曾经戴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与现在的“80后”年龄相仿,媒体也曾经拿我这一代人开涮。两代人遇到的困难当然有差异。正是发育阶段粮食限量供应,正是读书时节“文化大革命”,只好奉命下乡插队。好不容易春回大地,老三届多数人却已经结婚生子,却不得不再品尝下岗滋味。这滋味好受吗?某些媒体什么时候都喜欢高高在上,一再辱骂这一代人“垮掉”了。翻翻当时的那些报纸,与今天拿“80后”说事大同小异。那刻薄的程度,让人一辈子铭记在心。请看现在各行各业的中坚,还不是当年被那些媒体讽刺为“垮掉的一代”?

拿“80后”说事,其实是九斤老太心理作祟。评价现在“80后”这一代,当然要等若干年。总体而言,我看他们前程似锦,不可限量。不信看看一个世纪之前的“80后”。比如邹容(1885-1905)1903年在上海出版《革命军》,时年18岁;鲁迅(1881-1936)1907年作《文化偏至论》,时年26岁;章士钊(1881-1973)1903年担任《苏报》主笔,时年22岁;邵飘萍(1886-1926)1916年担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以《北京特别通信》名满天下,时年30岁;李大钊(1888-1927)1913年发表第一篇政论《大哀篇》,时年25岁;张季鸾(1888-1941)1910年应邀帮助于右任办《民立报》,时年22岁,等等。陈平原根据1918年《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曾经排过一份北大文科教授年龄表。其中吴梅39岁,朱宗莱38岁,章士钊37岁,沈尹默36岁,刘师培35岁,周作人35岁,马叙伦34岁,黄侃33岁,钱稻孙33岁,钱玄同32岁,陈大齐32岁,沈兼士32岁,陶孟和31岁,王星拱30岁,何炳松29岁,胡适28岁,刘半农28岁,朱家骅26岁,梁漱溟26岁,徐宝璜25岁。这中间有虚岁也有实岁,吴梅还多报5岁。据说脾气很大的刘文典,当年才28岁。从吴梅到何炳松,都是当时的“80后”;从胡适向后,更是当时的“90后”。他们当年所处的环境不比今天好。温故而知新,现在的“80后”,怎么可以妄自菲薄?

钢琴艺术家刘诗昆“触电”电视剧,对那些在剧中采访他的记者冒出一句台词:“你们媒体好有杀伤力哦!”媒体的杀伤力是无形的,它对普通人的伤害却是最有力量的。刘诗昆这句话,值得做媒体的同仁深思。(金陵客)


责任编辑: 赵舒文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