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风中看点
话题:我们应如何看待传统节日与洋节
文明风   |  时间: 2009-12-23   |   文章来源: 江西日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是地地道道的南昌人,来南昌参会时听到爆竹声,他感到了一种久违的“中国式”情结。他表示,传统节日和洋节给我们的感觉不一样,从这些节日中得到的东西也不同,就像圣诞节永远不会代替春节,因为春节、中秋给我们的感觉是团聚和家庭的温馨。当然,我们不应该拒绝洋节,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一些网友引用张明敏《我的中国心》里的歌词表达过洋节的感受:“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锦上添

“圣诞热”是虚幻的盛宴

圣诞和元旦,同是迎新年。有人喜欢洋一点的方式,有人坚守本土文化,作为个人爱好,本无可厚非。但是,一旦将其上升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这个话题就有一点沉重了。“圣诞热”也因为有文化入侵的嫌疑,被媒体和公众时不时地拿来说事。那么,“圣诞热”真的这样可怕吗?

我看,不可怕!不可怕,是因为“圣诞热”和“元旦热”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元旦的传统文化元素不比圣诞节的少。象征喜庆的大红灯笼、红色中国结、写满吉祥话语的春联、充满智慧的猜谜语、热热闹闹的放鞭炮等等,老祖宗几千年的爱好、几千年的习俗,岂是几棵圣诞树说赶走就能赶走的?

不可怕的另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圣诞热”的兴起,正是我们民族开放、自信的象征。过去我们封闭落后,文化方式单调划一,如今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是历史的进步,是文化繁荣的集中体现,是可喜的事,怎么倒可怕了呢?

所以说,“圣诞热”是忧虑传统文化地位难保者苦心虚构的一种景象,甚至是受利益驱使的商家刻意营造的一种感觉。但“圣诞热”真要烧成大火,火势显然不够。门户打开,总会有新鲜东西进来。但新鲜感一过,民族几千年的东西,我们还会觉得最有价值。(记者余红举 实习生周琳)

 
 过“洋节”更应该知晓其文化内涵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