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省外动态 > 正文
心灵荒漠变绿洲:宜昌破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难题
http://wmf.fjsen.com 2009-12-21 09:5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自从鄢家河小学开展“日行一善”活动后,该校每一名学生都跟马赞一样,在行善积德中健康快乐成长。

近几年,宜昌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载体。宜都五眼泉山河小学开展“新农村里的小主人”创建活动,当阳慈化小学推行“孝行袋袋裤”活动,五峰56所中小学校都确立了自己的乡土传统节日,形成了“一校一特”德育教育模式。

“订单式”家教、回乡女青年“德法讲坛”、农民工子女“爱心小课堂”等活动,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破“难题”——典型引导走正路

“孩子在老家一向表现好,成绩也不错。自从转学后不仅成绩下降,还经常偷拿家里的钱。”强强的母亲忧心仲仲地走进西陵区二马路社区“孙万清平台”咨询。

“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孩子带到工作室来。”孙万清对这位母亲说,还帮助设计了一个帮教小方案。两个星期后,强强果真来到工作室,孙万清弄清了孩子偷钱的原因。原来,强强从农村来到城市,因为声音和习惯等原因,经常被同学取笑。他看班上零花钱多的同学很受欢迎,也开始尝试用钱来交朋友,而且得到了想要的效果。

通过交谈,孙万清让强强道出了心里话,心理压力得到释放。按照预先设计的帮教方案,姥姥的出现、父母的陪护,家长主动和班主任沟通,强强彻底改掉了坏毛病。

近年来,宜昌市不断总结推广二马路社区“孙万清平台”和当阳师德楷模郑琦“乡村少儿活动驿站”的经验,为全市4.4万多名农村留守孩子建立“留守子女”档案和联系卡,在3000多个“科技文化中心户”广泛创建“乡村少儿活动驿站”,为农村留守孩子无偿提供娱乐、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服务。

宜昌市还通过开展“万千花蕾保护行动”,让每一个问题青少年、农村留守孩子、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都得到社会的倾情关爱和呵护。(记者 夏静 通讯员 陈芳 玉林)


责任编辑: 赵舒文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