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志愿服务频道> 志愿者风采 > 正文
阿西里西 我们是好朋友
http://wmf.fjsen.com 2009-12-18 09:36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在二桥火车北站一个不知名的巷子里,有一位年近80、名叫童寿荣的老人。十年前,她跟着女儿来到贵阳,但有一天,不知发生了什么,女儿把孩子丢给她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但老人坚信女儿肯定会回来,于是,她一个人带着孙女,一直坚守着一间简陋的平房,等着女儿回来。关于这位老人,他们的《入户调查表》记录了这样一些内容:

基本情况:老人属于外来流动人口,有一女儿10年前被人拐卖(?)至今无任何音信,现除外孙女外无其他亲人,并无低保,靠帮人剥大蒜、拣垃圾、饲养家禽赚取生活费用,每月房租开支60元,还要供养现年12岁的外孙女读书,老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其外孙女长期营养不良,因需要经常帮助拣垃圾,而无法正常学习,成绩较差。老人的情况曾被《贵州都市报》报道过,当时有过一些市民资助,但同时被一个江湖医生借保管名义骗走1000多元钱。

主要支出:房屋租赁费:60/月;两人的日常生活开支。

身体状况:因长期剥蒜,视力受到影响而下降,常流泪。

目前有什么愿望:希望儿女回来看望。

注:1、因户口不在贵阳市内,申请不到低保;2、老人不记得老家具体地址,也无法帮她申请农村低保;在2006年初“情暖孤老”活动中被志愿者列为不定期帮扶对象,不定期给老人添置一些生活物资和孩子的学习用品,但是这远远还不能改善老人的生活状况。3、志愿者捐赠现金200~300元/月用于对该老人的帮扶。

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调查表甚至还详细记录了老人的饮食习惯、有无禁忌食品等内容,即使是其他志愿者去看望老人,也能根据这张表格做好走访的安排。志愿者的帮扶和陪伴,让这位坚强的老人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让志愿者们高兴的是, 2009年后,老人终于找到了失去联系多年的家人。4月10日晚,老人的亲属从金沙过来,把这一老一少接回了老家。临走的时候,老人给阿西打了个电话,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谢谢……”老人的牙已经掉光,口齿很不清楚,但这两个字仿佛天籁之音,阿西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责任编辑: 赵舒文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