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志愿服务频道> 志愿者风采 > 正文
阿西里西 我们是好朋友
http://wmf.fjsen.com 2009-12-18 09:36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这个QQ群里排列着一大串另类的网名:太阳风、夜鸟、16、狼、困鹤、桂施镖……看到这些名字,你十有八九会觉得,他们跟大多数网群一样,不是拼酒K歌一族,就是自驾A饭一类。可是,你也许不会想到,他们却是贵州银发工程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一群帮扶孤寡老人的志愿者!贵州银发工程志愿者协会是贵州四个民间NGO(“非赢利机构”的英文缩写)中的一个。这个群是他们搭建的网络平台之一,群名就叫“银发工程志愿者”, 目前里面大约已经聚积了160名成员,而且绝大多数竟然都是二三十岁的时尚年轻人。阿西是他们中的一员。而立之年的阿西,是这个协会的副理事。

帮扶那些高龄、贫困、空巢、留守的孤寡老人,极需爱心、耐心和细心。一个30岁的汉子,怎么会想到去做这样的事呢?这也许是从小受家道乡风浸染的关系,也许是自己思索体验的必然,也许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吧。

阿西的老家在毕节地区纳雍县一个民风纯朴的乡镇。在他小时候,镇上有一个孤苦的老人生病了,然后,所有的邻居都来帮她。阿西还记得很多当时的场景,那种温馨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1995年,瘦弱的阿西背着简陋的行囊,走出贫困的乌蒙山区,来到贵阳求学,专业是经营管理。阿西那时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毕业后要用学到的知识赚钱,赚很多的钱。家里太贫穷,家乡太贫困!到了省城后,这种感受愈加强烈。1999年,阿西毕业后留在了贵阳,凭借不懈的努力,他在省城一家著名的影像器材企业谋到一个市场营销的职位。由于做事踏实,为人老实,阿西很快就熟悉了业务,几年打拼之后,成长为企业的业务骨干之一。阿西出息了,住在乌蒙山里的父母也渐渐摆脱了贫困。阿西由此深深感到:自身境遇的改变,也改变了父母的境遇。而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对父母养育之恩最平常不过的回报而已。推开来想,如果每一个人都对他人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责任编辑: 赵舒文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