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12月16日报道:日前,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全省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检查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安徽省机关办公建筑年均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5倍,公共机构仍然是节能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
政府机关作为社会的组织和管理者,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各级政府机关普遍存在不节约的现状。2007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披露,重庆市级机关人均耗电量是城镇居民的10.6倍、农民的36倍;2008年,北京市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机关办公建筑平均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至20倍……类似新闻不断冲击人们的视线,政府部门尚且如此铺张浪费,又如何要求普通民众厉行节约?如果这样的状况得不到根本性改变,诸如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之类的倡导无疑会显得格外苍白。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节约型政府不仅是政府自身良好形象的一种体现,更会对社会起到一种积极的示范意义。而且,节约型政府的建设,还将有利于建立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制度环境。任何浪费都因人而产生,浪费者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越多,其所造成的浪费也可能越大。建设节约型政府,首先需要从约束公权力着手。在逐步完善相关监督和问责机制之后,不仅政府部门内部的浪费可以得到遏制,对于其他各行各业所存在的浪费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节约型政府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将有利于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豪华办公、跑冒滴漏等“显性浪费”相比,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重复或越位所造就的“隐性浪费”同样不容忽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体制性的节俭就是最大的节俭。建立节约型政府,必然意味着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从而实现“廉价政府”的制度保证。
当前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由此意味着政府与公民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民依法缴纳税收。因此,政府节约与否不仅体现出对能源的态度,更直接反映出对待纳税人的尊重与否。建设节约型政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能耗,而且体现出对纳税人的税金以及蕴涵于其中的劳动的尊重。因此,节约型政府的意义并不在于单纯地节能降耗,更是体现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政府部门所具有特殊的地位,决定了能否真正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和关键。节约型社会需要“廉价政府”,节约,理应先从政府部门做起。(赵志疆)
![]() |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09-12-16明溪公司积极开展“三节约”活动
- 2009-12-09龙海供电节约用纸“门道”多
- 2009-11-30阶梯电价能否培养出节约意识
- 2009-11-17龙海供电"三节约"活动成效显著
- 2009-11-12龙海供电:车辆维护自己动手促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