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弄二组在中越边境一线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距中越界碑不足20米。由于条件限制,这个住着10多户人家62口人、人均耕地仅有0。3亩的苗族村屯,2007年人均收入160元。2008年,随着大会战的实施,该屯彻底改变了模样,公路修到屯里,茅草房变成宽敞温馨的新房,苗寨没有电灯、电视、电话的历史宣告结束!
与此同时,广西从2008年起投入14亿元,对桂西五县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也极大地改变着社会,激励着各族群众。
凌云县逻楼镇布林村陇棍屯的村民就因此变成“大写”的人。这个居住着43户200多口人的大石山陇,大会战中,全屯群众不仅日夜奋战,还自筹资金20多万元,修通了一条6公里多长的屯级路。村民李华把自家的60多只山羊和3匹大马出售所得的2万多元,全部投入到公路建设。他还贷款5万元购买风钻、炸材等物资,用于公路建设……
如今,在中越边境,在革命老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石山区,随着教育、卫生、文化、电信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山里山外连成一体,发展与文明正给老区人民带来实惠。
绿色原野生机盎然
七彩村庄绚丽多姿
走进右江区永乐乡濑浩屯,“别墅式”的农家庭院掩映在绿树丛中,清清的河水绕村而过。“环境的优美,得益于新农村建设。”濑浩屯村支书陆贵干说。
濑浩屯以种植小番茄、芒果、西瓜等农作物闻名。2006年,百色把该屯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并对路网、水电、绿化等进行统一规划改造,打造“农家乐”新村。
记者出身的百色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长叶乐阳介绍说,2006年以来,百色已投入2。32亿元,建成100个新农村示范点,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2008年,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225元,比上年增长17%;示范点吸引着越来越多区内外的考察团和游客,其中已成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濑浩屯,便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综合收入近100万元。
百色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气候,绵延数百里的右江河谷是与海南岛、西双版纳齐名的中国三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之一,被誉为“天然温室”,是我国有名的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
百色利用这一独特优势,于2001年建成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农业“硅谷”。该园区通过右江河谷带动南北两翼山区发展,让现代农业发展充满生机。
在园区的辐射带动下,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大力种植无公害香葱,目前年种植香葱3000亩,日收购外运香葱2万斤以上,仅香葱一项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2000元。田阳县百育镇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西瓜、甘蔗、香蕉、芒果、蔬菜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3000元。今年初,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东内屯围绕香蕉产业做文章,成立了“福爽”香蕉专业合作社,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之路,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挖地围养三塘鱼,开山种上六坡梨;科技种养致富快,山村民房有电梯”。如今,这个园区已成为带动右江河谷乃至百色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器”,给农业产业化带来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09-12-08百色青年志愿者十三年志愿精神洒遍红城
- 2009-12-07百色“六字”文章 喜迎百色起义80周年
- 2008-01-21少数民族贫困区百色致力建设“红色旅游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