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几位50来岁的聋人阿姨也围上来,打着手语向记者比划,原来她们都想当世博志愿者。家住闵行区的陈漪萍今年53岁,参加“无声沙龙”15年,几乎从未间断,向来热心帮助别人的她,不想错过世博会这个“在家门口举行的盛会”,更不想错过这个“可以为别人服务,也为上海出力的机会”。和她一起来的好朋友金慧珍也有同样的愿望:“我猜来上海看世博会的一定也有聋人吧,我觉得我们可以提供手语服务,而且我们会很理解他们的需要。”
上周日。上午8点,闸北区文化馆三楼,“无声沙龙”现在每周一次的活动现场,大厅里三张长桌,几十张椅子,50多位聋人在这里和相熟的朋友们“聊天”,上台发表“无声的演讲”,或“播讲”新闻,或分享养生……77岁的林祖德告诉记者:“喜欢,是15年来我风雨无阻参加活动的理由。”而当看到记者在笔记本写下的“世博会”三个字时,“无声沙龙”读报小组的副组长沈承香很开心,她走上讲台对“听众”快速比划了很多手势,当她表达出“志愿者”的意思时,许多人举起了手,还有人双手跷起了大拇指。
任成康老先生似乎比较激动,快步上前在黑板上写下了“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后,用手语讲起自己40多年前学习雷锋的故事。坐在前排的易喜原笑着比划:“我们聋人在世博会期间,在平时也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多做好事……”
记者在纸上写下问题“你想做世博志愿者吗?”,坐在一旁的张建华使劲点头,竖起大拇指。
上海市聋人协会副主席洪泽面带微笑,打着手语:“只要社会有需要,我们聋人非常愿意为世博做点微薄的贡献!”“现在是我们回馈的时候!”
“在‘无声沙龙’里,我们不仅学到很多文化知识,还学过足底按摩、烹饪、美容、跳舞等,社会给予我们很多帮助,现在是我们回馈的时候!”采访中,很多聋人都表达了这样的愿望。而采访末尾,几乎每一位聋人都由衷地感谢“我们的安老师”。
“我们的安老师”,就是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工作人员、“无声沙龙”的组织者安玉英。
故事要追溯到1994年。这之前,上海大部分成年聋人的活动基本囿于家庭和弄堂的小圈子。闸北区聋协主席修光明是个热心肠,平时要和几个聋人朋友聚会、通消息,都选在闸北公园内。可是,寒冬酷暑,聋人聚会在公园长亭中总不是个办法。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09-11-05志愿 用对待奥运会的热情对待世博会
- 2009-10-30三明广泛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