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江苏淮安居民周翠兰11月6日在卖豆饼途中捡到1700元现金,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失主却坚称丢的是8200元,要求她返还另外6500元。双方各执一词,结果失主把周翠兰与一位目击者都告上了法庭。(11月26日《扬子晚报》)此事虽小,但社会反响极为强烈。好人难做,世态炎凉,成为民众普遍的反应。
仅就现有的信息来看,谁真谁假,很难断定。失主如果真是丢了8200元,他自然有权索回。而拾金者周翠兰,如果只捡到1700元,她当然觉得窝囊。但是,在没有佐证材料的情况下,即便我们是法官,又该如何审判呢?还是得凭事实说话。没有基于事实判断而滥用道德判断,往往会表错了情,会错了意,让道德受伤。
问题是,在事关道德这样的小事上,哪怕舆论沸反盈天,有关部门对真相的调查和还原,却往往不是力不从心就是不愿全力以赴,哪怕道德一次次地自我受伤,哪怕公众的热情一次次被挫伤。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我从来不相信,社会的价值观已经沦丧和异化。从网络上,舆论对这件事的敏感和愤激,其实都折射出主流道德观依然是正向的,越愤怒、越伤心,越是渴望呼唤和维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价值观。这一可贵的情感,是需要大家来呵护的,既需要正义来培土,更需要真相来浇灌。假如有关部门能够拿出精力、手段、智慧和责任来还原真相,此事不难大白,公众的判断也有了依据,而当事人,也可能不会以原告和被告的尴尬身份,怒目相向的。
一次次真相不明的争执,让道德退缩垂泪,让热心受到打击,让无力者更加无力,有力者也难以昂然前行。实际上,非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和发声,表达的对传统美德受到不明伤害的焦虑和恐惧。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今天,确实不排除有些道德低下者的搅局和作乱,但更多的是,对真相不明之后的误伤。想想看,不是这样吗?(肖余恨 来源:人民网/《新京报》)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09-11-26卖豆饼老太捡1700元全额归还反成被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