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明轶闻
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周世友:群众有难就得帮
文明风   |  时间: 2009-11-24   |   文章来源: 安徽日报
 

路修了、塘挖了、树栽了、电通了,“周主任,你什么时候再来? ”群众的依依不舍,让周世友感动。他说:“我一定会回来的,群众有困难我就会来帮助。 ”

周世友是六安市金安区绿化办主任,1984年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2001年10月,金安区安排年轻干部驻村开展学教活动,周世友主动要求参加,到全区最穷的双河镇椿树村任指导员。

当时椿树村刚刚组建,贫穷落后,村集体负债高达9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仅400多元。据双河镇党委副书记吴成聪回忆,周世友当天下午到村之后正赶上两个村民组在修机耕路。他立即放下包袱扛起铁锹投入到劳动中。看到全新面孔的新官,大家不再拘束。周世友和他们拉家常,几个村干部越听越激动,打开心锁,和周世友畅谈椿树村的发展与希望。

椿树村有一处面积约230亩的岗坡地,一棵树也不生。 “一定要把树栽上,把水留住”,周世友和村干部一起带领全村群众奋战三个月,在岗坡地全部载上水蜜桃和红心李。几年过去了,如今再走进这片岗坡地,看到一排排的果树,树上的果子每年都上市,成为村里的“绿色银行”。

三个月时间很短,周世友没有仅仅以完成镇党委交给的驻村指导员任务为满足,还带领群众修好了村学校的危房,建起了两口当家塘;带领党员、民兵成立了夜巡队,改善了村里的治安状况;帮助村里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政支出,在村里实行“零招待”制度。

村里的债务消除了,周世友和村两委实行零招待制度,堵死支出漏洞,并将村里的窑厂由集体企业改造成股份制企业,年上交利税25万元。两年后,椿树村的债务成功化解。

驻村工作结束后,他仍每到周末就到椿树村“上班”,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周末村官”。从2002年到2008年,每年春节,周世友都与椿树村五保老人在一起团聚。

1999年,周世友到椿树村核查一处要砍伐的山林。在一处看水渠人住的窝棚内,发现一位70多岁的老人。老人告诉周世友,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周世友当时就向他保证:“这个心愿一定能实现! ”2003年洪灾后,上级给了椿树村一笔重建资金,周世友奔走呼吁,终于在椿树村建起了一家有24间瓦房的五保老人新村,12位老人欢天喜地地搬迁新居。2004年,周世友又用自己获得的几千元省劳模奖金和借来的6000元买了45只山羊,送到五保新村给老人们饲养,为他们的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几年来,周世友把自己在全国、省市各级所获奖金全部捐出,甚至以自家唯一的房产作抵押申请银行贷款,为椿树村建起残疾人之家和计生养老公寓等。2003年春节,周世友带着捐赠的钱物,冒着风雪赶到椿树村和25位孤寡老人共度佳节。去年春节,周世友在腊月二十九租车把32位孤寡老人接到六安,在城里宾馆吃了顿团圆的年夜饭!

周世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他先后被授予“安徽省造林绿化奖章”、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今年,他因助人为乐获得了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记者 陈利)

 
 抵抗冰雪灾难: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