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新闻纵览
家电下乡未能拉动1500亿内需 酝酿政策调整
文明风   |  时间: 2009-11-19   |   文章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许多企业把最高限价当成全国统一价,导致农村消费者产生家电下乡产品质次价高的错觉——

  产品选择、产品限价、补贴政策落实等方面是调整重点

  “家电下乡工作政策性强、要求高,工作量大、范围广,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农村市场繁荣,关系产业发展。”娄勤俭说。2010年是家电下乡全面实施的第二年,也是关键的一年。工信部将继续加强监督检查,保障下乡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开发适农产品,提高农村家电售后服务水平。此外,工信部还将根据家电下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家电下乡部际联席会提出政策调整的相关建议。

  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认为,目前对家电下乡政策反映最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选择、产品限价、补贴政策落实等方面,这也是未来政策修改和调整的重点。

  调查发现,农村消费者普遍反映目前的9大类家电种类偏少。而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消费差异巨大,一些地区对某一类产品需求很少,而对其它有特色的产品却需求旺盛。他举例说,贵州由于天气凉爽,下乡产品中空调销售不佳。但是,当地有一种镶嵌电磁炉的饭桌,在农村地区却销售火爆。因此,肖华建议采取“9+N”的模式,在原来9大类家电产品的基础上,各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农民最需要的家电类别。

  针对产品限价问题,肖华认为在政策制定之初,考虑到农村的实际购买力水平,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当时制订了家电下乡最高限价政策。但是,许多企业把“最高限价”当成了“全国统一价”。由于家电和电子信息产品技术进步快,更新换代快、降价频繁,产品招标却一年一次,这导致农村消费者产生了家电下乡产品质次价高的错觉。他建议放开家电补贴的价格限制,设定补贴上限,以便农村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此外,针对补贴手续繁杂等问题,有关部门已经推荐了包括销售点直补在内的5种补贴方式。今后将进一步简化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审核兑付流程,在严格把关、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使用的基础上,更多采取现场补贴的便捷方式。

  14家中标家电企业没销售1台家电,还有17家销量不足10台——

  中标企业将有“淘汰机制”

  商务部公布的家电下乡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标家电企业中有14家显示零销售业绩,此外还有17家企业销量不足10台。

  针对这一现象,曾建安解释说,没有销售量的企业毕竟只占很少数。他认为,究其原因,有的企业经营策略发生重大变化,自动放弃了家电下乡资格;有的企业正在加紧生产,还没有来得及销售;有的企业是因为当初报价太低,经核算无法维持正常生产。

  曾建安透露,11月3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考核及管理办法》,自明年1月1日起,中标企业有了“淘汰机制”。《办法》规定,生产企业所有中标产品自中标之日起3个月内没有生产或6个月内没有实现销售,该生产企业将丧失中标资格。此外,将对中标企业按照考评系统打分,考核排名后5%的企业给予黄牌警示,连续2次考核排名后5%且得分均低于60分的企业,取消其中标资格。与此同时,对质量、服务做得好的企业给予表彰。(记者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