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风中看点
国家温暖当惠及所有儿童
文明风   |  时间: 2009-11-18   |   文章来源: 中国文明网
 

    11月20日是联合国设立的“国际儿童日”,2009年还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50周年和通过《儿童权利公约》20周年。在这个有着特殊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日子里,全球更加关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权利现状,更加关注各项儿童权利的落实,自不待言。

    儿童是人类的希望和未来,关注儿童就是关注人类的希望和未来,重视儿童权利就是重视人权。作为人类发展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儿童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大局和全局。因此,在这个人类以关爱的目光共同关注儿童权利的温馨时刻,我们当以更加深切的人文情怀,关注中国儿童权利的落实情况,更好地擘划中国儿童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生不息、后继有人奠定更为牢固的基石。

    毫无疑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历代领导人,各级党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儿童事业,高度重视儿童各项权利的落实,并为此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国儿童的入学率之高、新生儿死亡率之低、营养状况、身体发育和计划免疫等一系列指标,在发展中国家中一直都名列前茅,有的指标可以与发达国家相媲美。这些成就,当然令人欣慰。

    今天,我们站在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新的发展起点上。新的起点要有新的目标,新的起点要有新的作为。具体到儿童权利的落实和儿童事业的发展上,当前各界至为关注的,就是如何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国家资源,为所有儿童打造一个平等受教育的平台,切实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让所有儿童都沐浴制度力量所释放的国家温暖。

    应该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儿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学生的就学率还是教学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社会上还有为数众多的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忧和意见。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儿童受教育权利的现状,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距离,离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还有距离,离均衡配置国家教育资源、使全体儿童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的目标还有距离。

    当前,人民群众对儿童受教育权利意见较为集中的,就是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校舍、师资、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过大,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甚至是同一城市和同一地区中的教育资源配置也不合理,儿童接受同等质量教育的权利难以实现;义务教育在有的地方被架空,上学难、上学贵的现象依然突出,一些困难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超过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的子女进城后的就学需求,迄今大都没有纳入城市义务教育的制度框架,就学依然不平等。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发展新起点,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以国家意志和国家财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系统解决儿童公平受教育问题,让所有儿童受惠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于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过大和不均衡的问题,应动用国家力量来解决。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校舍建设、师资和教学设施配置,要有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像扶贫对位一样重点解决。在教师建设方面也应有所倾斜。教师工资要按中央的有关规定,以财政托底按时足额发放。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除农民集资、希望工程外,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有新安排。包括农村学生的营养午餐,不能只有少数地方的“自选动作”,应有国家的“规定动作”,有具体的标准,并且有财政补贴保底,以保证农村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需求。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孩子,能否以及如何就近上学,须有明确规范的制度安排,不能让这些儿童只是上基础薄弱学校,更不能在收费方面有歧视性的规定。

    在信息新时代,还要着力弥合城乡儿童之间的信息鸿沟。在乡村文化站的建设方面,我们仅仅考虑送书下乡、送报下乡、送杂志下乡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如何让农村儿童和欠发展地区的儿童能够跟上信息化的时代潮流,让他们免费使用电脑、上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教育网站,像城里儿童一样能够方便地体验、触摸、感知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该考虑在科技下乡的活动中,有计划地安排“电脑大篷车”。可动员城市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向农村地区的儿童教育机构捐献电脑及相关设备,组织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参与进来,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建立儿童免费电脑的工作站等。

    公众期盼、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上述问题和上述尚未提到的问题,应有科学的论证、周全的制度设计和周密的部署。公众也期盼,教育部负责人日前所提出的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能够在国家力量支撑下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果如此,则中国的教育幸甚,中国的儿童幸甚,中国的未来幸甚。

 
 国际儿童日:让爱的阳光照耀“流动儿童”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