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日前在中国国际节能减排论坛上说:少部分国人追逐西式的生活方式,住房面积上百平方米、要开大汽车,他称“这样我们的资源支撑不了”。(11月5日中国新闻网)
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率低,想让国人都按照欧美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消费是不现实的。有学者估算,如果中国民众的人均资源消耗水平都达到美国今天的水平,则还需要再找三个地球开发才够用,更何况,西方国家早就在满世界找资源了,这也决定中国从世界资源总量中所能分得的份额也是有限的。所以,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
对此,周司长认为:“消费决定生产,有什么样的消费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因此,解决问题要靠“改变这种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最终需求端来降低对资源的依赖”,也就是说,主要靠消费者的自律。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消费者的自律固然重要,但在一个消费主义已经成了事实上的主流意识的社会,消费者自律的作用非常有限。比如,在动物保护运动发源地的欧洲,那里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却酷爱用藏羚羊的毛皮制作的披肩,这种消费偏好几乎导致藏羚羊灭绝,而藏羚羊目前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不是因为欧洲贵妇人的消费自律,而是中国政府大力保护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市场经济的核心观点在于试图通过个体理性找到一条通往集体理性的道路,即“看不见的手”,但至少在解决人的无限消费与地球的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方面,到目前为止,“看不见的手”是失灵的。
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只能靠采取直接诉诸集体理性,即政府管制的办法。在这方面,西方其实走到了我们前面。比如美国的加州,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十分“苛刻”的能源管制计划:政府对居民的新建住房实施了强制性的节能标准,不仅必须实行绝缘隔热性材料,而且还必须是南北走向,对私家车的上路时间和距离也都实施了严格限制,同时还修建了自行车专用道。这样做的结果,确实大大节约了能源的使用——加州的能源消耗整体下降了1/3。
俗话说,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周司长的谈话表明,政府的有关方面显然认识到了问题,但要解决问题,还是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加州的经验。
![]() |
责任编辑: |
- 2009-11-04文化部近日查处第七批违法游戏产品及经营活动
- 2009-10-15樊庆斌与14名维吾尔族孤儿的故事:这是我们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