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人格岂能通过“证书”来度量
http://wmf.fjsen.com 2009-11-11 08:47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上海交大规划,今后学生毕业时,除学业成绩单外,还会获得学生能力特点的证书,以及一份思想、修养教育课堂成绩和课外实践情况的“人格养成”证书。以期建立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全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领袖人才。(11月9日《青年报》) 

  很佩服上海交大的创新,颁“人格证书”之举当属敢为人先,看来交大的领导为人才的培养确实花了心思。不过有些问题笔者没有想明白:交大凭啥给学生发“人格证书”,其资质何在?“人格证书”的公信力如何体现,如果社会不买账岂不是瞎忙活一场。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曾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近80年的光阴过去了,环顾当今中国之高校,梅先生的理想竟变得越来越遥远、甚至成了奢望。面对多元时代的冲击和物质诱惑,一些高校逐渐迷失自我:贪腐成风、学术造假盛行、傍名人傍大款成为资本;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创收;为了取悦上级,可以制造学生“被就业”的闹剧。细细数来,当今高校的一些不良之风可谓触目惊心。如果这些留给外界的不良观感不能改变,高校不能做到“行为世范”,又何来资格给学生发“人格证书”?虽然不良之风并非所有高校皆染,但上海交大是否有底气说独善其身? 

  如果说,上述认识评价可能存在个人偏见,难免以偏概全,还是不妨看看来自权威方的民间声音。日前,人民网开设了《我给新教育部部长递个话儿》栏目,有近17万网民参与“你对新一任教育部长有何期盼”的网络调查,其中,“提高教师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治理‘校官’腐败”、“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地域教育差距”成为网民对新任教育部长的“五大期盼”。这五大期盼,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网民对高校回归自我的一种呼唤,从另一个侧面印证着高校的社会美誉度是不能令人放心和满意的。因此,笔者建议,交大发“人格证书”一事,不妨先缓缓再说。当前,高校首当其冲的要做的事是苦练内功,修身养性,重塑品牌和形象。否则,证书发得再多,还不是废纸一张。 

  加强学生人格的培养确实很有必要,但远非一纸证书所能量化和证明的,人格的培养和修炼是毕生的课程,永无止境和终点。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