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明热评
一个世上最美丽最温暖的名字
——写在中国“希望工程”20年
文明风   |  时间: 2009-11-10   |   文章来源: 中国文明网
 

    18年前,这张照片传遍了大江南北,这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朴实、善良的心灵,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18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度看到这张照片,心头依然感慨的同时多了几分欣慰,照片中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已从安徽大学毕业,并成为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的一员了。她

激动地告诉记者:“是‘希望工程’救了我,救了千千万万贫困孩子。”是的,正是由于“希望工程”20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无数贫困孩子才有机会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在知识的蓝天下展翅高飞,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大眼睛”小女孩苏明娟

    “希望工程”是名副其实的爱心工程。“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正是因为其关爱贫困儿童、关注社会发展的宗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正是在博爱理念和社会良知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人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心,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为农村教育奔走呐喊,为民族未来振臂高呼。20年来“希望工程”以星星燎原之势迅速发展,用博大的爱心为无数贫困失学的孩子打开了求学之门,撑起了希望的天空。

    “希望工程”是解民忧办民事的民心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显著。但由于我国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的教育状况仍较为落后,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仍无法上学。这个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基于此,“希望工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工”了。该工程致力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不让一名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成为新时期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力量。20年过去了,“希望工程”硕果累累。自启动以来“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53亿元人民币,资助逾338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援建希望小学15444所。“希望工程”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镌刻了不朽的一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曾有片刻停留,但人们永远记得,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布实施“希望工程”,要让因家庭贫困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人们永远记得,1990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建起了第一所希望小学;人们不曾忘记,1990年5月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希望工程”题名;人们更不会忘记,20年来一直支持“希望工程”的亿万社会爱心。

    “希望工程”——一个世上最美丽、最温暖的名字,她用爱心凝聚力量,她用爱心托起希望,她让无数贫困孩子渴望知识、渴望上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希望,20年来“希望工程”见证了爱与希望一路同行的真理。我们相信,在爱与善汇聚的历史洪流中,“希望工程”会以更加磅礴的气势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大爱无疆,希望永存。(作者  谢小燕)

 
查看文章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的用户名密码。
昵称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