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灾后心理援助志愿者的调查
山东大学学生就地震心理救助
进行调查与研究,这是他们赴四川回访地震伤病员的图片展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舆论认为外界的心理援助力量最少需要持续5到10年,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这是不现实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四学生李窈然很坚定地说。
去年7月,李窈然和3名同学到受灾严重的德阳市调研,当地团委的负责人的话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地震发生后,一下子来了20多支心理救援队,人数多达两百多人,但是仅仅过了半年,就只剩了4支。“心理援助需要一个过程,半年时间显然不够。这么快地离去反而会对受灾群众心理恢复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为什么来?为什么走得这么快?”这两个问题马上萦绕在李窈然和同学们的脑海中。于是一个调查心理援助志愿者动机的课题就此诞生。
一调查,果然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那些因突发事件而产生强烈责任感的志愿者比例虽高,但持续性不强,不能作为首选。只有那些与人生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志愿者才能持久地参与援助。
考虑到港澳台地区的志愿服务和NGO的出现都比大陆要早,体制和理念可能也相对成熟,为了能够建构最完善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动机模型,提出更科学的建议,他们还调查研究了香港的一支心理援助队,这一比较也发现了新的问题。
此次“挑战杯”,她和3名同学的作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志愿者动机研究——以北京、香港两地汶川地震心理援助志愿者为例》,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
持续救援仅靠责任感、情绪调节、乡土归属和专业使命远远不够
当地心理救援队伍在迅速成长
通过调查发现,志愿者的动机五花八门,其中动机为“责任感”和“情绪调节”的志愿者所占比例最高。
谈到这两种志愿者,李窈然举了两个例子,“如某被访者说:‘看到那些情景,那些报道,那些孩子,你会认为自己有责任。’还有一类‘情绪调节’动机的志愿者,他们觉得在当时事情发生之后,大家受到冲击都很大,一开始都沉浸在一种难过当中,可能还不知道要怎么做。但是想把那种一直堆积的情感释放出去。如被访者说:‘我记得当时事情发生之后,大家受到冲击都很大。我就沉浸在一种难过当中,情感一直积在那,但是你没有出口去把它放出去。只有在灾区,这种情绪才能得到宣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