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新闻纵览
日本遗孤首次组团来中国看望养父母(组图)
文明风   |  时间: 2009-11-10   |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日本遗孤感谢中国人民养育之恩访华团全体成员 图片来源:东北网

亲人相见 图片来源:东北网

铃木静子(左)和养母沙秀清携手叙谈。来源:《黑龙江晨报》

  昨天(9日)中午,由45名日本遗华孤儿自发组成的“日本遗孤感谢中国人民养育之恩访华团”,在哈市举行感恩活动。他们此行是为看望给予他们第二次生命的中国养父母,感谢中国人民的养育之恩。这也是日本遗孤首次组成大规模访问团来华谢恩。

  日本遗孤是1945年日本战败后遗弃在中国的日本孤儿。我省是中国日本遗孤最多的地区。据统计,全省有日本遗孤两千多人,他们由中国人抚养长大,都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并有正当职业,其中大部分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回到日本。由于回到日本的时候年龄较大,融入陌生社会的能力较差,绝大多数战争遗孤回到日本后要靠政府救助为生。

  遗华战争孤儿代表团的江恩光老人今年已67岁。1945年抗战结束后,江恩光作为一名战争孤儿被中国一对姓江的矿工夫妇收养。谈到自己的养父母,江恩光不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据江恩光回忆,抗战结束时,她的养父母在矿厂工作,父亲给矿厂拉煤,母亲做手工活为生。虽然生活条件不宽裕,养父母还是收养了她和弟弟两名战争遗孤。两位老人不但含辛茹苦将两名孤儿拉扯大,还省吃俭用供两个孩子读书。江恩光中专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后来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江恩光的弟弟是大学毕业。直到1999年,已经57岁的江恩光才回到日本。江恩光表示,作为一名被中国人养大的遗孤,她愿意成为中日友好的桥梁和纽带,尽一切努力推动中日人民世代友好。

  据介绍,此次探望活动由市红十字会日孤养父母联谊会承办,45名日本遗孤中有25人是在黑龙江长大的。代表团于8日晚7时到哈。昨天上午举行交流会后,遗孤代表们还探望了患病卧床的养父母代表张菊贵。我市日本战争遗留孤儿大多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就返回了日本。1984年,我市成立了日孤养父母联谊会,主要负责照顾那些养子女回日本后留在中国的养父母们。目前哈市在世的养父母仅有7人。(哈尔滨日报 陈程)

  另据《黑龙江晨报》报道(记者 罗彦坤文/摄)今天上午,由哈尔滨红十字会组织的日本遗孤慰问养父母活动在哈举行,来自日本的遗孤代表团55名成员向哈尔滨的6名日本遗孤的养父母致以衷心的祝福和问候。

  11时,慰问会在正明锦江大酒店阳光餐厅召开,慰问团团长池田亲手将感谢状献到养父母手中,之后慰问团成员一一向养父母赠送了礼品。据团长池田介绍,本次前来的55名慰问团成员中共有遗孤45人,其养父母大多已经过世,但他们时刻也没有忘记过这段养育恩情。

  慰问者中,一个老人紧紧抱住86岁的养母沙秀清热泪盈眶。她叫洪静茹,已经65岁,日本名字铃木静子。65年前刚刚出生的洪静茹(铃木静子)被沙秀清夫妇收养。

  沙秀清的表妹叫沙秀芝,家住牡丹江,1945年刚满14岁。那时日本刚刚战败,沙秀芝和邻居家的孩子出去玩,看见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房子里容留了很多日本遗孤。由于生活供给不足,负责看守的苏联红军士兵允许中国百姓把日本儿童带走领养,好多中国人把一个个身上脏兮兮的日本儿童领回家,于是她也进去抱了个婴儿回家,交给表姐沙秀清收养。那时,沙秀清家里很穷,吃饭都成问题,但看孩子可怜仍决定收养她,并取名洪静茹。在沙秀清夫妇的养育下,洪静茹在哈尔滨长大、读书、成家。

  1988年12月,43岁的洪静茹联系到了亲生父母,决定回日本探亲,养母沙秀清并没有执意挽留,从此洪静茹一家在日本定居。每年洪静茹都要回家看望一次中国母亲,她和弟弟、弟媳的关系也非常好。

  67岁的姜恩光也是一名日本遗孤,日本名字中村慧子,曾被吉林延吉一对夫妇收养。姜恩光说,养父母姜瑞之、汪淑真过世较早,还没等到她尽孝就离开了。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养父姜瑞之临终前喊着要吃橘子的一幕。现在每每看到水果滩上的橘子,她都忍不住心酸好一阵。

  哈市日本遗孤养父母联谊会会长石金楷介绍,1945年日本战败,大量日本遗孤留在中国,据有关部门统计,经中国养父母收养的日本遗孤约有4000多人,大多为日本开拓团的后代,其中90%为集中在东北地区。1972年,中日邦交后遗孤大部分都回日本寻亲,但她们大多都和中国养父母保持密切的联系。目前哈尔滨只剩6名养母还在世。每年都有很多遗孤以及二带遗孤来哈尔滨看望她们,养父母家庭和遗孤之间这种特殊的亲情关系将成为中日友好的世代见证。

 
查看文章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的用户名密码。
昵称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