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反扒志愿者模拟反扒现场
反扒大队为志愿者佩戴标志
“小偷互称‘匠人’、‘钳工’,把掏包称为‘背壳子’、‘找光阴’,把上车行窃称为‘上车找功名’、‘挖光阴’。如果大家听到这些行话,一定要提高警惕。”10月24日下午,104名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接受了郑州市反扒支队的“岗前培训”。
从10月末到今年年底,郑州警方将从该市21所大中专院校中选出2000名学生反扒志愿者,于每周六下午、周日上午在市区各大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进行巡防反扒。
郑州警方为何组织这样的活动?大学生巡防反扒遇险怎么办?针对公众的种种疑问,中国青年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听完课,真想马上去抓贼”
“你们都是小伙子,也都很精神,但反扒是有危险的,所以一定要服从组织,安全第一。”郑州反扒支队一大队队长喻洗对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志愿者说。当他说到自己年仅35岁的同事在执行反扒任务中牺牲时,原本兴奋的志愿者马上安静了下来。
10月24日下午,郑州21所学校的反扒志愿者分别在各自学校接受了“岗前培训”。有着10多年反扒经验的喻洗,向同学们传授反扒经验。
“趁乘客上公交车时行窃的贼,特征是只挤不上。”
“还有贼会把自己上衣的两个底兜剪开,通过底兜的开口行窃。”
听了教官的讲解,河南农大信管学院学生刘永生打趣地说:“看来贼也不是好当的。”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展示了他的培训笔记:“追踪时因为看不到贼的正面,要记清贼的衣服颜色、发型等信息;要沉着冷静,在抓捕前要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刘永生所在的学院志愿者协会分到了6个反扒名额,却有近40人报了名。
“听完培训课,真想马上去抓贼。”刘永生有压抑不住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