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7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北京市正酝酿出台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预计年底前可正式公布实施。届时,注册志愿者不但拥有特殊“身份证”,还将按照志愿服务时间评“星”。
按照《
北京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注册志愿者将采用实名制。申请人可以直接通过志愿北京网站提出申请,也可直接到志愿者注册机构或以电话联系的方式提出申请。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申请人都需要提供真实的身份证号,作为必要的认证信息。审核合格后,注册机构将为申请人统一编号,并发放志愿者卡。
志愿者卡上的数据集身份标识、注册登录、激励表彰等功能于一体,其卡号与志愿者身份证相匹配,一人一号。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后,可登录网站对其志愿服务自计时。因死亡、失踪、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履行注册志愿者义务等情况,其卡号将被注销。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覆盖的人数已超过200万,而仅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就有15大类、1500多个。志愿者参加服务后,北京志愿者联合会将以日常服务记录、志愿服务时间和组织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等作为依据,定期对其服务进行客观评估,并建立星级认证制度。
志愿者的服务时间统计方式分为三种,即自计时、计时码计时和志愿者卡计时。按照服务时间的累计进行星级认证:志愿服务累计达到50小时的,为“一星”志愿者;志愿服务累计达到200小时的为“二星”;志愿服务累计达到500小时为“三星”;志愿服务累计达到800小时的可以晋升为“四星”;志愿服务累计达到1000小时的,为“五星”。
“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无私奉献,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对优秀志愿者的奖励不与任何物质利益挂钩。”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最高的奖励就是精神激励。”
据了解,对于注册志愿者的表彰是按照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与服务绩效的累计情况进行的,将授予不同级别的志愿服务奖章: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2000小时的,授予志愿服务奖章;连续专门从事志愿服务超过6个月的,视情况直接授予志愿服务奖章。(记者贾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