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生态文明
高奏“绿色”主旋律 凯里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观察
文明风   |  时间: 2009-10-12   |   文章来源: 贵州日报
 

    为此,凯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强力打造炉山循环经济区的战略决策。以炉山循环经济区为平台,以凯里经济开发区(西区)为依托,加快实施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将城区的工业企业搬迁到炉山循环经济区和凯里经济开发区(西区)进行技术改造和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凯里已先后投入工业企业异地搬迁技改资金4.93亿元(含企业自筹部分),启动实施了奋达公司、三辣明洋、双倪酱菜、康尔佳药业、瑞安水泥、丰球磁材等6户工业企业的异地搬迁技改工程。

    目前,三辣明洋公司异地技改项目已建成投产;丰球磁材公司异地技改项目完成投资62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96%;瑞安水泥公司异地技改项目完成投资3.4亿元,完成工程总量的95%;康尔佳药业公司异地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42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86%;双鲵酱菜公司异地技改项目完成投资75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45%;奋达公司异地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9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40%。

    “在今后招商引资方面,对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多的黑色GDP企业,凯里将一概拒之门外。以后要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引,设立进入门槛,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凯里市市长洪金洲说。

    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被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在加快巴拉河、香炉山等为主体的重点景区景点建设的同时,启动建设了裕豪五星级大酒店、凯里民族风情园、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民族旅游商品市场等项目。

    据统计,2008年,凯里市共接待游客353.56万人次,同比增长119.25%,全市旅游收入达36.66亿元,同比增长114.05%。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凯里房地产、金融、保险等服务业迅猛发展,去年,凯里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9.03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49.3%。

    生态宜居新凯里
 
    在减少凯里污染源,大兴绿色经济的同时,凯里加大力度实施环保减排工程,建设了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的凯里市龙头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3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也破土动工,预计2010年6月投入运行。总投资1.06亿元的凯里市液化天然气管道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改进了凯里市的能源结构。

    针对凯里市的烟尘污染问题,出台了《凯里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方案》,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禁燃区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拆除、改造各类锅炉、灶具32台(套)。这些举措减少了凯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有利于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与此同时,凯里不断加强城区绿化和清违还绿工作,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绿地率达3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44平方米,成为了全国41个绿都之一。一年中空气质量达到优和良好的天数占到了95%。

    绿色为这座青春的城市增添着魅力和荣耀:近年来凯里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称号。生态环境优势已逐渐成为凯里市的比较优势之一。

    “凯里是一座可以呼吸到绿色的城市,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初来凯里的外地人感叹。

    “抬头见绿,起步闻香,树越来越多,景越来越美,整天像生活在画里一样。如今,凯里的早晨是被鸟儿叫醒的。”生活在凯里的一位市民感言。

    依据凯里描绘的生态文明城市蓝图,到2015年,凯里城市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每年达到300天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公众对环境满意率达到80%以上。达到城市环境舒适优美、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族文化纷呈多彩、生态观念显著增强、乡村生态良好生活文明六大目标。(记者 陈丹 熊诚 杨志刚)


上一页  
[1] [2]
 
 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概况 09-28
 中国首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出炉 福建第五 08-17
 按生态文明要求建设新农村 09-28
查看文章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的用户名密码。
昵称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