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辉是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东岭村民,80后的她人生价值观念新,没有地种照样闯出一片新天地,与丈夫杨智育一道在后溪镇综合市场开设鑫翔飞通讯器材专卖店,生意经火。然而她并不满足于现状,工作之余补习文化科学知识,2008年参加厦门市集美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公开招聘高分录取,自此,店内店外的事全落到丈夫肩上。丈夫杨智育是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的西溪村人,村里土地开始被征用,他发挥自己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专长,勇闯创业之路,并被推荐参加厦门市集美区组织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创业培训工程。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将原30平方米的经营场所扩大到120多平方米,经营范围也由原来的手机入网、缴费拓展到补、换卡及品牌互转等业务。今年2月,杨智育再投资50万元引进现代领军科技产品“手机数据备份器”,获准注册“厦门辰飞贸易有限公司”,成为该产品的福建省独家代理商,由此还吸纳6名当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转产就业难,创业打拼更难。特别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只有开拓新项目、引进新产品,不断提升竞争力,才能有出路。”创业一路走来,杨智育深有感触地说。
为让更多的失地失渔农民转产就业、成功创业,今年来,厦门市集美区在近年来率先实施的土地换社保等政策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5个民生保障办法,即《厦门市集美区城镇零就业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就业补助办法》、《厦门市集美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社保费补贴办法》、《厦门市集美区鼓励企业招用本地劳力和外出招聘奖励办法》、《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补助修订办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若干意见》,以此促进失地失渔农民就业培训扎实有效开展。截止目前,全区先后提供4.5万个失地失渔农民转产培训或就业岗位。
除按政策组织集体培训转产就业,厦门市集美区同时动员和鼓励失地失渔农民个人培训再就业或打拼创业。张文艺是集美区侨英街道东安村民,“村改居”和环东海域退养整治后,他和全体村民一同成了失地失渔农民。政府给村里每个家庭按人口补贴了一笔钱,他不等不靠仅揣着这笔补偿款也毅然走上创业之路:从事水产品的购与销。他说:“主要是从泉州市水产品批发商那里拿来订单,在当地及周边养殖户那里收购,然后按时保质定量供货。三方互助互惠实现多赢。”创业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第一年张文艺没赚到钱,但他不气馁,坚持诚实守信文明经营,最终既得到众多养殖户的信赖,又与这家在泉州常设水产品中转站的批发商保持着密切业务往来。于是,后来还多次传来张文艺“提前70天订虾150担”的创业佳话。
厦门市集美区进入大开发、大建设的新时期,失地失渔农民转产就业和培训创业,已成为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日前,笔者从厦门市集美区劳动就业服务部门了解到,从今年7月1日起,厦门市集美区已将被征地农民、退养渔民纳入全区就业困难人群,所有村改居社区及农村全面建立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体系,以此进一步做好失地失渔农民转产就业和培训创业,以及社会保障工作。可以相信,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努力下,失地失渔农民创业扬帆、劈波前行,同样收获希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