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10月7日电(记者
李惊亚)刀美兰,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飞出的“傣家的金孔雀”。
身为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虽已年过六旬却风采依旧的“金孔雀”日前飞到贵阳,参加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
赛。
谈及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刀美兰认为近年来发展得很快,但在强化民族性、保持本土性方面,民族民间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族民间舞发展得非常快,与市场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但也有一些缺乏生活气息的作品让刀美兰感到担忧。
“今年的荷花奖,涌现出不少大胆创新的好作品,但也有问题存在。”刀美兰说。
1954年,民族工作队到各村寨挑选文艺苗子,11岁的刀美兰被挑中了。“那时候,我们点着马灯、拉着马尾巴爬山,周围是蛇和毛毛虫做伴。花几毛钱喝老百姓酿的酒,然后就可以学跳舞到天快亮。演出的时候,半夜饿了,就搞点盐巴拌米饭,手抓着就吃完了。为了体验人民怎么苦、怎么累,我们这代艺术家们什么都经历过。”刀美兰说,“艺术不是坐在城市里想出来的,而是真正深入民间得到的,是老百姓想看、乐看的。直到现在,我收到观众送来的鲜花,心里都要激动半天,因为我知道‘孔雀’不是随便飞来的。”
令她欣喜的是,已经有不少省市开始注意从群体中发现人才、挖掘作品。那些来自基层的作品鲜活灵动,让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更加多元,代表了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大方向。
刀美兰从12岁开始学习舞蹈,成名作包括《金色的孔雀》《水舞》等,至今备受国内外观众喜爱。
“观众之所以对孔雀舞这么认同,是因为孔雀象征着和平、美好、吉祥,表现了我们傣族人民端庄典雅的‘内在美’,这是我们傣族人民的精气神儿。”刀美兰说。
近年来,很多场合刀美兰都提到了“寻根”的问题。她认为,“根”是自己民族心灵最深处、最内在的东西。
“过去我们表演舞蹈有什么?舞台上就是两束追光,服装上顶多加一些亮片,简陋得很但让人无限回忆。那是因为我们保持着民族纯洁、真实的东西,我们表现的是民族真诚、善良的东西。”刀美兰说,现在许多民族舞蹈,除了展现曲线美,剩下的内容像是白开水,民族的东西流走了,感人的东西没有了。
“我想通过排演舞剧的形式,让观众欣赏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傣族舞蹈。同时,培养我们傣族舞蹈的接班人,让美丽的民族艺术代代相传。”刀美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