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新闻纵览
我党特赦国民党战犯始末:分批释放 一个不杀
文明风   |  时间: 2009-09-09   |   文章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战犯们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感谢信

    功德林一号战犯管理所是关押和改造国民党战犯的一座特殊监狱。

    由于功德林一号关押的这些国民党战犯都是长期为蒋介石集团效劳,甚至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决策的实力人物,因此他们的反动思想也根深蒂固,改造难度很大。他们认为既然是为蒋介石国民党效劳,就不应该在共产党面前低头,“君子不事二主”的思想让他们长时间转不过弯来。针对这些观点,管理所首先组织他们成立学习委员会,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认清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结合理论学习,还组织他们到各地参观,让他们亲眼看看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周恩来还委托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及爱国人士张治中、程潜、邵力子、章士钊、傅作义、蒋光鼐、张难先、郑洞国、侯镜如等先后到功德林看望他们,做说服开导工作。

    1959年9月14日,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对于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可以特赦一批。9月17日,二届全国人大九次会议讨论并同意了毛主席的建议。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发布特赦令。这个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功德林一号关押的战犯,他们欣喜若狂,无比激动。10月2日,他们还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表达他们的兴奋和感激之情。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在各地的战犯管理所召开了特赦释放大会,宣布了特赦释放名单,发放特赦通知书。首批特赦共释放了33名战犯。

    554名国民党战犯获得了新生

    部分战犯获特赦后,党和政府依然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12月14日,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溥仪等人在中南海西花厅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习仲勋副总理的接见,陪同接见的还有张治中、邵力子、章士钊等人。周恩来逐一问起每个人的身体和家庭情况,勉励大家要加强思想改造,站稳民族立场,认罪服法,重新做人。希望他们相信党和国家,会用上他们的力量。最后他还说,你们当中与台湾有联系的人,可以做点工作,慢慢做,不着急,可以用个人写信的方式。

    从1959年开始,到1975年,中共中央先后分7批共特赦国民党战争罪犯554名,其中国民党高级将领200余名。中共中央公开向他们宣布:特赦后,每人都给公民权;有工作能力的,安排适当工作;有病的和我们干部一样治,享受公费医疗;丧失工作能力的,养起来;愿意回台湾的,可以去台湾,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以后愿意回来的,我们欢迎。

    特赦后的国民党战犯中的许多人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还有一批人被安排为地方政协委员、常委。他们参政议政,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的许多人还以严肃的态度写回忆录,以求后代有所借鉴。

    另外一些人则以通信、广播、撰写回忆录等方式为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工作。台湾方面对于祖国大陆的和平呼吁,也做出了谨慎的回应。他们规定:今后不再用红色中国、共党中国,而称中共政权。蒋经国也表示,“派人到大陆谈判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然而,台湾当局对于真正改善两岸关系还没有诚意。1975年,最后一批战犯被特赦后,有10名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申请去台湾与家人团聚。他们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批准,政府有关部门还帮助他们办理赴港手续,发给他们适合香港情况的服装和足够的费用,并指定香港中国旅行社负责照料他们的生活。但是,台湾当局却认为这是中共的“统战阴谋”,回台的10人是共党派去的“间谍”和“统战分子”,因而拒不接纳,并声明“绝不上当”。由于台湾当局的极端恐惧和百般阻挠,申请回台的这10个人终于没能与家人团聚,最后有4人去了美国,2人留在了香港,3人返回大陆,1人自杀身亡。(据4月18日《百姓周刊》厚朴文)

责编:陈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