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互联网正式出现在中国,是1987年。作为中国最早低龄触网的一代人,“70末”、“80后”的成长始终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何种烙印?这代人如何看待互联网这个“成长伙伴”?当他们为人父母后,又会怎样对待孩子上网的问题?
采访对象:
王长东 1982年出生,中学时首次触网
许玉敏 1986年出生,中学时首次触网
吕 毅 1979年出生,大学时首次触网
林 宝 1980年出生,工作时首次触网
今天:网络着,生活着
网络的意义绝不仅是虚拟媒介,而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每天早晨,王长东的第一项工作是打开电脑,检查邮件,浏览行业资讯。
王长东出生于1982年,现为上海盛大在线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市场经理。
和绝大多数“80后”一样,网络是王长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看网页,打网游,泡论坛,开博客,逛网店,甚至自己制作了一个叫 “笑傲江湖中文站”的网站。他常自我介绍:“叫我阿飞吧。”这是他的网名。
“我的木棉若若”也是一个网名。网名的主人许玉敏,出生于1986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毕业之后,并没有循规蹈矩地进入媒体或者广告公司工作。这个23岁的女孩子,现在的职业是淘宝网上的专职卖家。2008年7月,“七月木棉”开店时,投资仅为500元;现在,这个店的月销售额在8万元左右。网店首页,女孩写道:“在心里构思了无数遍,我要有个自己的店。”网络,让她的梦想提前实现。
对于这两个“80后”而言,网络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虚拟媒介,而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只要不出门,基本都在网上,购物、看电影、看小说,全是网络解决。”许玉敏这样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今年7月从中央党校毕业的林宝刚完成了他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在做论文的日子里,他常常访问的站点是“中国期刊网”,查询、下载、阅读,是他一段时间里的固定“动作”。“现在必须上网,每天大概4到5个小时。”
从事媒体工作的吕毅却将自己对网络的严重“依赖”完全归结于工作。他出生于1979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在一家媒体从事编辑工作,每天的任务就是在电脑前将记者们的稿件重组包装。吕毅认为,现在如果不上网,就是与时代脱节了。但他补充说:“这并不是知识的脱节,因为学知识主要通过书本。这只是信息上的脱节,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便捷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