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避免传统技艺失传 泉州将设非遗项目传习所
文明风   |  时间: 2009-08-19   |   文章来源: 泉州网
 

通过非遗项目传习所,泉州木偶戏等传统技艺可得到广泛传承 (潘登/摄)

  技艺高超的师父,光把功夫传授

给少数几个徒儿是不够的,应该广纳四海门徒。《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方案中,在全市各地广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或传习中心,成为一大亮点。

  将采取多种保护方式

  记者昨日从该市文化局了解到,市政府有关会议已经通过《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方案,近期将正式下发。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本次通过的规划方案中,涉及机构设置及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小部分内容还将稍作斟酌,有待最终确定。本次规划方案比厦门、漳州两地的方案更加全面详细,因为泉州作为整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富集区和核心区,其文化保护项目非常多,需要进行更加完善的筹备与规划。

  按照规划,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为我市行政区域内,闽南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地缘范围,内容包括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整体保护文化遗产以及优化文化生态环境等。闽南文化生态区的保护,将包括活化石式保护、博物馆式保护、数字化与网络化保护、整体人文生态保护,个人、家庭、群体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社会组织传承等等多种不同方式。

  设传习所助技艺传承

  “最近,我们正在抓紧筹备建立泉州打城戏传习所,考虑把它直接设在市高甲戏剧团里面。”市文化局林育毅副局长说,我市此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一大最新亮点是,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习所或传习中心,以及建立保护示范点区、非遗博物馆等。

  “一些传统技艺,特别是一些濒临失传的技艺,其传承人应该考虑向社会上更多的人传授技艺,而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自己身边的几个人。”林副局长认为,设立项目传习所,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传习所将为项目的技艺传承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文化部门将扶持这种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接触学习相关项目。一些濒临消失的传统项目,更应该发动更多的人学习、研究它们,让项目的技艺传承有更大的空间。

  根据规划,我市将加快建设一些有利于文化生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中心),分为国家级项目传习所、省级项目传习所、市县级项目传习所,并要求各地在近年加快建立并挂牌。


[1] [2] [3]
 下一页
 
查看文章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的用户名密码。
昵称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