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期]集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礼仪专家庄莉红:礼仪与城市软实力
http://wmf.fjsen.com  2009-08-11 16:51:07  来源:文明风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持续转型,城市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各地区和城市为促进投资、吸引人才和推广旅游,展开了激烈的营销竞赛。这竞争有硬件基础设施方面的,也存在软件如软实力的竞争等。

  而城市软实力“是建立在城市文化、城市环境、人口素质、社会和谐度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它涵盖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度、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居民创造力等。”良好的社会风尚也是软实力。“软实力,是外界对于一座城市的直觉反应,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忠诚,更标志着城市决策者的智慧与情怀。”①

  一、礼仪与“大同社会”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仪作为一种共同的行为规范,是人们伦理关系的表达,它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坐立行走、吃穿住行、迎来送往之中,它是秩序、是规则、是尊重,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

  《礼记·礼运第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是文明的、有秩序的仁爱的社会。在这个大同社会里,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互助友爱,安居乐业,整个社会充满了无私的关爱。

  城市建设的关键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这个素质指的就是市民的文明修养,这是城市建设的根本,在此根本之上才有可能建设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从而进一步打造城市的形象和风貌,塑造城市的文化品牌,锻造城市的软实力。

  二、礼仪与城市形象识别力

  笔者曾于2008年两度到香港自助旅游,感受颇深。香港人整体素质很高,公共场合异常整洁,闻不见烟味,见不到痰迹,听不到高谈阔论,人群主动排队,地铁、公交上主动让座,赛马场上闻不见动物的骚臭味,人们也不会对着奔驰的马群发出叽里哇啦的呐喊声、加油声,一切显得那么的整齐有序、大气和恢宏!连我这个自诩见多识广、走南闯北的高校“礼仪专家”,一不小心还是会“露怯”:比如端着开封的饮料进入商场,直接对着垃圾桶吐痰等。友人的提醒让我十分尴尬。在对香港文明礼仪赞誉有加之时,友人不以为然地说:“日本的街道更整洁。市民上街都拎着塑料袋,自己产生的垃圾都放在塑料袋里带回家。”这更加让我愕然和汗颜。

  姑且不论日本的公共礼仪如何,单从我们看到的香港而言,正是香港市民素质的点点滴滴,构成了香港独特的迷人的城市魅力,在其旅游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从一个附属于广东的小小渔村、弹丸之地,在近百年的建设与开发过程中,不断的礼仪熏陶,除了经济上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国际的金融中心等,也从人文素质上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地前往贸易、休假、购物等。

  香港的崛起,对我们不无启发意义,同时也是大陆许多城市定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很多城市建起了高楼大厦,但也陷入了同质化的境地。有形资产大同小异,而无形资产却千差万别。城市的无形资产包括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环境的优化、城市文化的提升等。好的城市形象、社会风气,可以陶冶、滋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成为城市的“精、气、神”;而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一旦形成风气,则对社会的健康肌体会产生严重的侵蚀作用。

  礼仪彰显城市的优雅气质,通过市民的VIS(行动识别系统)表现和展示了城市的MIS(理念识别系统),从而丰富和圆满了城市的CIS(企业形象可识别系统),从骨子里打造了一个城市非凡的识别力。城市特有的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对城市的功能地位及其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并决定了一个城市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 余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