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官员逐渐开始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
从中央高层不断释放的信号来看,这已是从中央到地方完成干部建设梯队格局调整的大势所趋
文 肖康
当湖北“最年轻市长”周森锋遭遇全国媒体的集中追访时,他曾如此回应:“我的当选其实也是受益于国家对青年干部的政策。”这个颇为典型的官样回答,虽充满了外交辞令的意味,却也道出了中央调整干部建设梯队格局的大趋势。
2009年,中央连续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开始部署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2月,中共中央制定了《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对新一轮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部署。这是中央首次制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随后不久,《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也得以进一步完善。3月30日,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克服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各种障碍,改革创新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人民日报》称,新一轮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
崭露头角的“80后”
之后,在一些省市,数量众多的“80后”出任县处级领导职务,一批“80后”官员正在成批量地进入干部建设梯队,开始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
2009年6月初,昆明市对60名经公开选拔挂职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的年轻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公告,在这份名单中,有30名“80后”,其中最年轻的只有24岁,叫赵臻。这在昆明市干部任用历史上尚属首次,也立即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无独有偶,6月21日,湖北省宜城市,周森锋当选新一任宜城市市长。这位湖北“最年轻市长”立即成为公众焦点,并点燃了人们对于“80后”干部的热议。
消息一出,关于周森锋的家庭、历史背景、工作经历等信息被媒体大量报道,各大论坛上,公众对于这位年轻市长更是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议,褒贬不一。其实2009年之前,“80后”干部曾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2008年初,1980年6月出生的张辉,被任命为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的厅官”;25岁的孙靓靓当选共青团江苏泰州市委副书记,成为副处级干部,她毕业后仅用了两年半时间。
2008年7月,湖南株洲面向“80后”海选干部,选出100人进入市里的人才库,入选前十名者则根据本人条件和有关规定,可破格选拔和调整岗位,优先安排到科局级或副处级领导岗位任职。从全国来看,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公布,但在各地党政机关中,“80后”县处级干部已不鲜见。
这些年轻干部升迁的速度以及他们的能力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甚至有人指出,如此选拔年轻干部是不是仅是一场政治秀?张辉、赵臻、周森锋等“80后”官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让他们倍感压力。
“我在想,上世纪80年代时,大量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不也做得很好?当时,人们对于年轻官员们没有求全责备,为什么现在争议这么大?”昆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康提出了这样的疑惑。
最早提出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的是邓小平。上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文革”后复出的许多部门领导年龄偏大的问题,邓小平大力提倡培养年轻的接班人,提出干部的“四化”建设,即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其中年轻化是核心,也是最为刚性的指标。其后,各届领导人也都十分看重年轻干部的选拔。
据统计,从1982年到2007年,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8.4岁、6.8岁、5.7岁。截至2007年底,中国机关干部中45岁以下的占71.5%,其中35岁以下的占3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5%,比1978年提高了78.2个百分点。
然而,部分政论家仍然对大批量的“80后”集中提拔持保留态度。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霞认为,当时刚走出十年“文革”,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一方面很多老干部已经不能工作,另一方面建设又需要大量人才。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干部年轻化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如果今天某个地区还以运动式进行,我就要质疑其合理性、持久性。”她认为,昆明的做法有当地的特殊性,但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可以一窝蜂效仿。
“为什么要公选年轻后备干部呢?因为此前我们在年轻后备干部选拔方面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李康坦率地向媒体分析了他们所面临的人才困局:2008年,昆明县市区领导干部换届,按照规定,应该有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结果却尴尬地发现,在知识结构、年龄方面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
此前,他们列出35岁左右、任职满两年以上的副县级的后备干部,结果全市1400多县处级领导干部中只有十几个人符合条件。在知识结构上,虽然现在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多数,但实际上真正通过全日制本科教育,特别是熟悉经济工作方面的干部并不多。
而从昆明目前的发展阶段看,他们急需解决干部年轻化的问题,急需引入一些高学历背景的人才进入领导层面。
针对当下不同时期的领导干部,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最近公布一组调研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央国家机关中的“60后”、“70后”和“80后”三大干部群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以及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报告显示,“80后”干部一般学历较高,极大地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在成长的过程中,“80后”一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他们不怕挑战,乐于在竞争中证明自己。他们处在充满激情的年龄,对工作充满热情,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接受新事物快,善于学习新的思想和方法,善于借鉴和运用外来经验。
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常务副校长谈宜彦认为,“80后”干部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基本素质好,自主意识较强。他说,“这拨年轻人是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是机关大量工作的具体承办者,处在干部成长的萌芽期或成长期。相较‘60后’、‘70后’的干部而言,他们在成长历程中个人自主意识较强,比较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实践经验有待丰富,抗挫心理有待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