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风中看点
在和谐民族旋律中品味幸福与骄傲
文明风   |  时间: 2009-07-31   |   文章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7月的昆明犹如浩瀚的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隆重召开正向全球散发人类学、民族学的无限魅力……

    28日,民族学参会学者张玉龙在本届大会“多彩中华——中国的少数民族”展馆中十分激动:“我是哈尼族,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我,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最直接的亲历者与受益者,这个展览让我再次感到身为中国少数民族学者何其幸运!我们生活在和谐的祖国民族大家庭中又是何其幸福!”

    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充满亲和力、凝聚力的民族政策

    “吉林援助西藏建设环保建材厂”“大学生千里支教到苗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展厅中陈列的一组图片,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驻足观看。

    来自印度的学者阿巴斯说,互相帮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而中国的民族政策正体现了这点。从这些充满温情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感受到中国民族政策中的亲和力、凝聚力……

    “多彩中华——中国的少数民族”是本届大会的主题展览之一,590余幅图片、354件展品向观众生动呈现了中国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绚烂图景,更客观展示了中国政府为少数民族事业快速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

    云南省民委副主任岩秒看完展览后很激动,这个佤族官员梳理着自己求学从政的经历:出生于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一个中缅边境的佤族村寨,1973年被当地保送进入当时的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学习,25岁当上了县委副书记,1993年调任市民委主任,2003年调入省民委,其间一度还在国家开发银行挂职锻炼。

    国家不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在教育、择业、干部选拔、生态环境、计划生育等方面予以倾斜照顾,使不同民族从有差别、有先后的社会发展中获得最普遍也是最迫切的价值认同。

    参会专家,民族学、人类学双博士龚田兰也是民族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这位仡佬族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从贵州务川县城中学获加分升入中央民族大学,随后一路拿到双博士学位,现为民族出版社编辑:“我学了自己最想学的专业、干了自己最向往的职业,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让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岩秒、龚田兰都认为民族和谐、团结向上是幸福感的主要源泉,而其中对于少数民族的根——文化的悉心呵护则至关重要,如佤族有祭祀、鼓舞、剽牛、崇拜神山等风俗,党和国家的政策都给予充分尊重。

 
 中国核工业打民族品牌 开发出电自主创新品牌 07-02
 2009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将启动 07-27
 蔡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守住中华民族的根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