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子木偶是闽北浦城民间艺人创造的独有的木偶新剧种,属提线木偶,不久前入选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浦城传子木偶表演
浦城提线传子木偶入选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从事中国木偶戏研究的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叶明生先生,研究世界木偶剧史专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东亚系教授陈李凡平女士,美国亚特兰大木偶中心艺术总监、BGSU大学教授柯白波先生,3位中外木偶剧史研究专家来到浦城,普查提线传子木偶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艺术特征、相关器具制品及设备,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传子木偶是闽北浦城民间艺人创造的独有的木偶新剧种,属提线木偶,演出的节目自隋朝开始,到明朝为止,内容是每个朝代的历史故事,因此得名——传子木偶。
历史渊源:诞生于300多年前,传承十代艺人难觅
传子木偶诞生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顺治年间,浦城绅士王秀明由于打小就酷爱戏曲,成年时常集友吹唱,久而不足于乐,思而再三便突发奇想,命匠人根据《水浒传》人物制成108个木偶,罩以戏曲服装,称108将。但对于这个数字,专家们看法不一。
现居住在永兴镇岩岭村的百岁老人姜安民是浦城传子木偶的第八代传人,虽已是101岁高龄,但除双目失明外,精神矍铄,听力甚好,思维清晰。关于传子木偶的历史,他向我们娓娓道来:自王秀明开始,传子木偶至今已传至第十代,第一代王秀明,第二代至第五代均为王氏家族一脉传承,从第六代开始传给外姓。第十代目前有20多名艺人,分布在浦城富岭、万安一带,都为师传。
传子木偶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清初的产生、形成期,清中期与民国的成熟、兴盛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革”前的新生、转折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沉寂期,“文革”后至今进入抢救、复苏期。1987年,浦城县有关部门对传子木偶展开摸底调查,并将有关资料记载于县志。
表演特色:一捆竹竿两担箱,三块门板四人唱
传子木偶高约0.7米,用细篾编成躯体,每个木偶配备一块宽0.5米左右的提线板,板上栓12根线,线的尾端订在木偶身上,演出时艺人以自己的手指牵动连在木偶身上的线,使木偶关节活动灵活。
传子木偶戏班艺人少,器具固定,设备简单,可随叫随演。登台艺人4人,其中主台1人,开台报幕,各种角色都要会演;上手1人,操二胡、吹唢呐等;鼓师1人,一鼓一钹一锣;提线1人。艺人圈里戏称传子木偶是“一捆竹竿两担箱,三块门板四人唱”,竹竿与木板是搭台所用,箱装木偶,因为木偶多,要用两担箱,4个艺人都要会唱。
传子木偶源于浦城古代民歌的继承,但由于唱词为文人所编,节目都是一些历史故事,唱词优美大气,又有地方风味,细腻而不粗犷,文气而不拒明快,既适合乡野村夫的审美要求,又能得到文人绅士的欣赏。唱腔吸收民歌的精华,唱歌谣,亦称歌谣腔,听起来近似道士腔,节奏好似曲牌体,但无曲牌名,部分还采用高腔唱法。高腔的运用如今已趋于消失,这点弥足珍贵。
说台是传子木偶的一大特色。因为别的戏班唱白均由正、副提线手担任,而唯独浦城提线传子木偶由说台者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