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持续求真持续求效 努力提升服务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水平
http://wmf.fjsen.com  2009-05-08 10:15:57  来源:文明风
    

  【编者按】2008年,全省各级文明办和参赛行业,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文明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履行工作职能,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主动融入海西建设,积极主动靠近前沿,全力配合攻坚克难,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巩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良好态势,做出了积极贡献。创造并积累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性创建工作好做法好经验。现将厦门市等七个单位在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摘登如下,望全省各级文明办和参赛行业系统联系本地本单位实际,借鉴经验,举一反三,努力在2009年群众性创建工作实践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厦门市 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考评中,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再次受到中央文明委的表彰。他们之所以持续保持创建文明城市的良好态势和强劲趋势,在于他们始终坚持——

  重在为民重在靠民重在持续

  重在为民。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相继出台并组织实施事关民生保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群众得到真正实惠,成为创建的最大受益者。针对“出行难”,近三年投入150多亿元实施交通改善工程。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并建成总长115公里的快速公交路网(BRT);针对“住房难”,在全国率先推出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投资100多亿,规划建设20个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被建设部誉为“厦门蓝本”;针对“就学难”,投入627亿元,新建、扩建、改建40多所公办学校,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免收进城农民工子女借读费;针对“就医难”,实施“医疗重组计划”,让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直接进入社区,同时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向全民医保制度并轨,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针对“就业难”,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实施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社保补贴制度,落实再就业政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重在靠民。始终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创建工作的灵魂工程,贯穿于创建全过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开展“文明创建永不止步”全市大讨论,在主要媒体开辟“公民道德论坛”等专栏,制作宣传片、专题片、公益广告片等。开展道德模范和“文明市民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中试城市。二是广泛开展创建活动,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常年开展“扶贫济困、情暖厦门”、“和谐邻里节”、“打工节”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活动,组织“我们的节日”主题纪念活动,推动广场文化、旅游文化等蓬勃发展。成立“厦门市志愿者联合会”,有20万名志愿者,常年开展交通文明督导、科普宣传、帮孤助残、便民服务等各项志愿服务。

  重在持续。一是持续工作机制,做到工作不缓、力度不减、队伍不散。不断深化细化领导责任机制、形成合力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宣传发动机制、投入奖惩机制、督查落实机制和点评工作机制,使创建有章可循,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持续提升水平,不断创新思路、形式和载体。注意原有的品牌的提升、新品牌的培育,不断创新创建形式,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如爱心网校、书香鹭岛活动月、温馨厦门广场文化等80多个创新、特色品牌。持续有效的创建调动了市民群众参与创建的持续热情,促进了创建工作的持续提升。

  福州市 连续四次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始终坚持把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强化宣传发动,同时,十分注重——

  完善基础提升素质

  融入大局、服务发展,牢牢把握创建工作方向。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思考谋划,放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决策的大局中来研究部署。在工作推进中,坚持突出特色,充分发挥福州文化底蕴、省会中心城市、面对台湾等人文、地域、区位优势,倾力打造闽都文化品牌、榕台文化交流品牌、省会共建共创品牌、凸显创建特色;坚持项目带动,在抓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实物形态建设项目的同时,精心组织实施一批精神文明建设等观念形态建设项目,推动整体性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持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一是整合省会资源,开展共建共创活动。不断深化与省直机关共建省会文明城市活动。构建以市为主、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共建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区域特色,打造闽都文化品牌。着力培育打靠“三坊七巷”、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寿山石文化四大闽都文化品牌;三是坚持先行先试,推进榕台文化交流。积极开展对台文化交流。连续举办了六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举办了“榕台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增进了两岸青少年的沟通和互动;四是积极扶持引导,活跃群众文化活动。在广场文化方面,打响了“激情广场”、“湖畔歌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在社区文化方面,有“走进美的小区”、“欢乐社区行”等社区文化品牌活动项目近百项。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方面,连续举办了三届“拗九孝敬日”活动,三届“邻里节”;五是加强环境治理,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园、安静、洁静五大工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六是强化行政提速,推进政务环境优化。开通了网上审批和效能监察系统,上网审批部门和项目居全国前列。

  项目带动、求实见效,认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一是整治市容环境卫生。完善市、区、街三级环卫管理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网格化运作模式,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二是整治城市交通。扎实推进“畅通工程”建设;三是整治市场经营管理。全面清理整顿占道、环境卫生、临时市场,扎实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四是整治户外广告、建筑工地。对重点公共区域、主要营业性场所和城市社区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完善。

  积极引导、广泛发动,致力营造创建工作氛围。举办“文明风尚”短信文化节和“福州十大名片”评选等活动,连续三年举办“福州读书月”活动,创立闽都乡学讲习所等二十几个讲坛,在农村,扎实推进“家园清洁行动”。行业创建、军民共建、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得到进一步拓展。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着力构建齐抓共创格局。一是着力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带领7个创建工作组靠前指挥,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各级各部门严格实行创建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形成了创建工作组织领导的强大合力;二是着力构建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市有关领导每周开展创建专项工作分组检查活动,并坚持召开各城区创建工作点评会,层层传导压力、输送动力;三是着力构建严密严管的监督考核机制。把创建工作与年度绩效考评相结合,严格执行督查纪律和奖惩措施。并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及新闻媒体及时监督曝光有力构筑了创建工作“条条”“块块”和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督查体系;四是着力构建有序有力的保障机制。市和各城区、市直主要部门都成立了创建机构,做到队伍有力、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工作到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