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内容应不应该变?
在究竟如何承续和发展传统节日方面,专家们存在着不同意见。
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指出,由于普遍缺少传统文化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们的年节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已被很多人所曲解或淡忘,不少人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使节日习俗产生了明显的异变。比如,说春节倒贴“福”字为“福到”,说元宵节吃元宵是为“团圆”,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取名为“七巧桥”等,都是由于知识的缺失而对传统节日事象的妄说。此外,由于西洋的基督教文化和东洋的日本文化已进入我们的节日生活,有的作为新的节日活动渗透到我们的传统节日里,甚至被不少人误认为是自己的传统。比如12月31日夜到寺庙听“新年钟声”,本是日本的节俗,最早是苏州寒山寺为了日本游客的需要组织举办的活动,在我国不过30年的历史,但在一些城市的寺庙,已从公历的除夕延伸到农历的除夕,由服务日本游客转为吸引本国民众,俨然成为我们传统的节日风俗,不仅一般百姓搞不清,而且一些旅游、宗教、文化部门有时也积极参与。他认为,这些都是应该警惕的。
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认为,我们的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节日正在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比如北京庙会经常有许多民俗风情出现,有些并不是固有的,而是外来的东西。2008年北京春节地坛庙会的标志物鲤鱼旗,就来自日本。在日本,端午节的时候要挂鲤鱼旗,家里有几个小孩就挂几条旗。萧放把这一点看作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节日的新变化”。他说,“我们传统节日的创新,最终要服务于人民的生活需要,以人为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以甘肃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为例,说明今天各地流行的节庆活动,不少是在各种现实力量的促发下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所以,对于目前的节日现状,不必过于忧虑。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过程,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地来自于过去的某个原点,其中甚至常常融入当代的内容。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成向后世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
节日与假日合并后别再拆分
2007年,国务院经过长期的调研,确定把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作为法定假日,在2008年开始实施。最近,有人主要从拉动内需应对金融海啸考虑,提出恢复“五一”长假,取消清明、端午等民俗节日的假期。对此,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反对。大家认为,传统节日放假,给百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和平台,这个假不是没有任何文化内涵的放假,与周六周日的双休不同。政府把节日和假日合并在一起,体现了一种文化自觉,而一旦再分开,将来无法挽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贺学君说,“节”是民众自己的事情,它的产生来自民众集体的需要和智慧,是每个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并且具有集体性;“假”是国家、政府的事,国家、政府现在把民众的事纳入政策、计划之中,过节放假,使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予以制度化,进入保障范畴,是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
她还指出,节日假与平时假有很大不同,平时假一般是个人休闲、娱乐,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各自可以自由选择;节日假则不一样,不同的节有不同的文化要素和过节的特征,是平时假所没有的,也不需要的。节日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包含着诸多感情因素,有安抚心理的作用,如赶回家过年,如清明节想方设法祭奠自己的先人,从身心上调动我们对亲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我们社会成员之间同宗同祖的亲和力。这是平时假日所完全没有的。如果把节日假等同于平常休假,把过节等同于平时的休闲、娱乐,那么这个节就丧失了“节”的意义,更丧失了把“节”列入法定假日以代表、显示一个国家民族特征的国家民族意义。
重建我们的节日文化
专家们指出:政府给放假了,媒体上“忽悠”了,专家指点、讲解了,商家准备下丰富的节假日产品了,但是,归根结底,过节是老百姓在过,不是政府也不是专家过。
“每个人都应该是节日文化的主人,只有经过全民的努力,把传统节日变成自发性的节日,传统节日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冯骥才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大力营造氛围,通过对少年儿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通过社会各界进行各种公益活动,通过学者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呼吁,最终重建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只有通过全民的努力,使民众从旁观、漠然完全变成自发性参与,传统节日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百姓也才能回过头来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
责编: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