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开幕式上的《清明颂》表演
苗 春摄
绵山“寒食宴”上缅怀介子推的面食“子推燕”
苗 春摄
4月5日前后,清明节发源地之一——山西绵山微雨纷纷,杏花淡淡;云雾霭霭,群峰巍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节)论坛”在这里举行。专家们紧密结合当前的诸多热点问题,畅所欲言。
过传统节日就剩下“吃”了?
一提元宵节,就想起元宵;一提春节,就想起饺子;一提中秋节,就想起月饼……这些我们民族独有的食物,已经成为崇尚“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最热衷的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是仅仅只有这些食物,还有独特的精神内涵、神仙祖先崇拜、相关习俗以及随着时代发展增添的新形势和新内容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笑言,“我们的传统节日,内涵非常丰富,不能‘过节光剩下吃’!”
冯骥才说,一个民族的精神DNA特别鲜明地表现在传统节日里,但是现在我们的传统节日确实总体上在“淡化”。他认为原因有五点:一是传统节日不少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这个向城市文明、工业化文明转化的时代,注定有一些要“淡化”;二是全球化时代受各种信息冲击、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导致我们与传统节日日渐疏远;三是近百年来采用公历,而传统节日都是农历,年轻人不太会换算;四是自从清末民国时期到“五四”运动以来出于“哀其不争”的心理,传统节日文化被“扬弃”;五是我们自己历史情怀缺失,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淡漠。他认为,目前仍然可以称得上是“活态”而且具有全民性的传统节日,大概只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几个,其余的都“七零八落”了。
近年来,传统的乡村社会正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逐步恢复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传统节日在农村比城市要活跃得多。北京大学教授陈连山指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把主要研究工作放在民间节日习俗的调查和研究中。每个民族的节日文化都有两个载体,一个是民众的节日生活,节日习俗;另一个是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字记录。目前的相关研究绝大多数都以古典文献也就是知识分子的文字记录为主要材料,这是忽视民间文化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