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海事、边防紧急接力进行人命大营救
成功救助一患重病船员
文明风2月27日讯(通讯员 岑晓莉)2009年2月27日0150时,寂静的城澳码头一片繁忙,随着“公边35166”艇靠岸,海事、边防人员紧急从艇上搀扶下患病船员,把他抬上“120”救护车后,忙碌了一夜的宁德海事局执法人员和宁德边防官兵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海边风雨交加,现场救助人员不时浑身发抖,但是每个人的心是暖暖的。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场为了船员生命与时间赛跑的海陆接力的感人事迹在这里悄悄上演。
据了解,26日1758时,宁德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广西梧州籍的散装化学品运输船“东桂7”轮的报警电话称该轮载运冰醋酸由南京开往广东江门,南下航经霞浦四礵列岛水域时船上一船员突发胃出血,已吐出4碗血,处于半昏迷状态,情况相当危急。接报后,宁德海事局领导当即下令,竭尽全力,救助船员。宁德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方案,立即与“120”急救医生联系,让医生与该船上人员通话指导船上人员对病者实行临时救助。
由于海面漆黑,“东桂7”轮船员对三都澳内航道不熟悉,且航速较慢。宁德海事局紧急出动“海巡1358”艇,由朱炳棋副局长带领搜救中心现场指挥人员、三都澳海事处工作人员和“120”急救人员赶赴三都澳口,迎接患病船员,接跑第一棒。“公边35166”艇及担任应急保障的“港拖1号”相继启航前往预定会合点。26日2223时,“海巡1358”艇在会合点接上“东桂7”轮病员后立即在艇上对病员展开紧急医疗救助。考虑到夜间海面漆黑,三都澳内养殖网箱较多,情况复杂,“公边35166”艇上配备多个探照灯,机动性能好,夜间航行更易发现并避让水面渔网及养殖网箱,海上搜集中心现场指挥人员决定由其接跑第二棒。
27日01:15时,“海巡1358”艇与“公边35166”艇、“港拖1号”在第二会合点进行移交病员及急救人员。27日0150时,“公边35166”艇抵城澳码头,在现场待命的“120”救护车开始了最后一棒的接力,接上病员奔赴接力终点宁德市人民医院。据了解,病员目前情况稳定,正在治疗中。
海事、边防人员紧急从艇上搀扶下患病船员,把他抬上“120”救护车。
“海巡1358”艇在会合点接上“东桂7”轮病员后,立即在艇上对病员展开紧急医疗救助。
责编:陈潇
![]()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