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借读费,是针对学生跨省、市(地)、县(市、区)借读,占据一定教学资源所收取的费用。在海南省会城市海口,借读费收费标准为初中每生每学期500元,小学每生每学期300元。
肖女士从海南万宁到海口打工,孩子在海口读书交借读费,这对她来说负担不小,得知取消借读费,她十分高兴,然而,新学期开学,那所学校依然多收她孩子300元,收据上还是写着:借读费。
海口市农垦机械厂退休职工老罗送孙女上学,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向他收取了410元费用,其中300元是借读费,且没有发票。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所小学在门口立起一块大牌子,印着学校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上书:“学校将要移交给地方,不会再给学校设备投入。地方教育部门接手投入,不定是猴年马月的事。报上说今年不收取借读费,但学校一直未收到文件和教育行政部门通知。本学期的借读费先收,如政府另有政策,就请家长把借读费赞助给学校……”
已收费能否退还?
有学生家长发现,部分学校“曲线救国”继续收取借读费,有的对多收的借读费“吃了不吐”。
王女士一家几年前从江西到海口打工,儿子在海口市第八中学上初中,2007年秋季她为孩子一次性交纳了3000元借读费,“现在才读了一年半,余下的1500元对我们一家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她向孩子的班主任了解退钱事宜,对方称没有接到上级有关退还借读费的文件或通知。
记者采访了解到,社会各界对取消借读费普遍表示欢迎,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他们更希望往年一次性交纳的借读费能退还。
海南省教育厅一工作人员透露,过去学校收取借读费上交市县财政后,当地财政再拨回学校,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师资、添置办公设备等。现在钱已经花出去了,退还已收取的借读费真的很难。“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每年收取好几百万元借读费,如果家长都上门要求还钱,会给学校办学带来极大困扰。”
海南省教育厅计划财务处林处长表示,多收的借读费如何退还、何时退还“这个问题应该由各市县政府解决。”据了解,退还借读费的问题如何解决,各市县政府在讨论中。
择校现象的矛盾
取消借读费是减轻家庭教育支出的举措,为何会引发家长与教育部门之间的“金钱之争”?业内人士分析说,归根到底,这是长期教育资源不均衡,“老环境”与“新政策”摩擦产生的矛盾。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根据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招择校生。但实际上,许多家庭有着极为强烈的择校需求,“择校生”披上了“借读生”外衣,争相涌入优质学校。
如今,很多学校也不希望再接收借读生。海口一学校校长说,以前招的借读生,其实多是“关系生”,学校越有名气,压力就越大。
“没了借读费,想把孩子送进理想学校读书,是否更难了?取消借读费后,借读费会不会变成其他名义?择校费、赞助费之类的收费会不会继续涨价?这其实是我们最担心的。”几位家长说。
Q友“zhizi”认为:和几千元的借读费相比,数万元的择校费才是大头,才更是家长的经济负担,更应该取消。
一些学校校长认为,由于中小学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因素影响,加之家长望子成才心切,单靠借读费来控制择校现象不现实。现在“取消借读费”刚执行,择校现象到今年秋季招生时才会显现。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要认真考虑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以更好落实相关政策。
责编:陈玮
![]()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