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萨拉·布莱曼的歌声《我和你》一夜之间从北京奥运场馆飘向全球,当美丽的萨小姐被聘为上海世博会英国推广形象大使时,上海世博会推介活动伦敦“上海周”掀起高潮。
于大英博物馆举行的“中国青铜器展”等一系列活动中,“上海世博”的元素和符号,弥漫在伦敦、英国乃至欧洲上空;于伦敦市民、华人华侨乃至欧洲社会各界人士的话语和心声里,有识之士分明感到:世博,正在加速推进人类文明之进程;世博,又因文化的交流和交融而变得更加熠熠生辉、光照全球……
一个主题:演变千年,水到渠成
在大英博物馆2号馆,无数双蓝眼睛,聚焦从中国来的62件国宝级文物。
一个为期两月、名为“中国古代城市文明与礼仪文化———中国青铜玉器展”,当地时间29日起在此开展。业内人士介绍,它代表着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中国有句俗话,内行看门道。孰料,夏代爵、商代鼎,还有钺、卣、簋……中国的青铜玉器,在两万里之外的英国,遇到了无数“看门道”的“知音”,真可谓“高山流水,和者之众”!
大英博物馆,数百年来也是情侣约会之处。记者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发现一对70岁左右的夫妻看得十分“专业”。在一尊小克鼎前,他们比比划划,兴致盎然。
这个小克鼎高56.5厘米,口径49厘米,当属此次展物中佼佼者。这对英国夫妻在它面前流连忘返,记者随即与之攀谈起来。
“这可是世上尤物,中国了不起!”这对英国夫妻,男的叫杰克,女的叫米歇尔。退休前,杰克是公务员。此前,他们曾两次到过中国,中国的兵马俑、古长城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说,15年前在中国西安看到兵马俑时只觉得“很奇怪、很神秘”,而去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兵马俑因为有了专业的英文介绍,于是对此了解更多,觉得中国的历史文化棒极了!而现在,又在家门口看到世上少有的青铜器,真是一饱眼福!
“除了小克鼎外,听说你们上海博物馆还珍藏有大克鼎,中国的青铜器真有趣……”是这样吗?一旁的上博工作人员赶紧接上话头,他们证实了杰克的话语。一个普通的英国民众,对中国青铜器了解如此之深,直令记者为之汗颜。
在上海世博会推介活动中举办这一青铜玉器展,真可谓绝妙至极。很多英国官员、专家和民众乃至欧洲来此观光旅游人士认为,它是了解中国文明的“取景器”,也是理解和认同上海世博会主题的一把“金钥匙”。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上海世博会主题有5个概念领域,其中之一是“人类经历了怎样的城市化足迹?”今天,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中国青铜玉器这些宝贝面前,上海世博会主题有了悠久而坚实的“物证”渊源。中外人士普遍感到,这一主题曾经演变数千年,文脉深厚,绵延至今,如此贴切而美好!
司美因,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陈克伦,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而今,这两双蓝黑眼睛的目光,齐聚在中国的青铜器上,一番深刻的诠释对话,让全球观众发出“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陈克伦介绍,中国早期城市遗址有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城址、河南郑州二里岗商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城址、正在挖掘的陕西扶风西周城址……它们,反映了中国最早的城市文明。
司美因介绍,中国的青铜礼器,世界独一无二。中国青铜器文化,与世界上其它青铜器文化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一个夺人眼目的细节———中国的青铜器是做礼器之用,反映当时的礼制和文明,而世上其他地方出土的青铜器主要是盛器和打仗之用,无缘礼制。
专家解释,礼仪要依托城市文明,它构成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器为礼仪服务,展出的这些青铜器,说明中国早期的礼仪或者城市文明很辉煌。考古还表明,上海有先于青铜器文化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这也说明上海的原始文化很发达啊。
追根溯源,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原来由来已久,水到渠成!
一语道破天机,在旁的观众报以无数句“yes”。
都明白了,都记住了,都凝聚在一个“话语系统”。
无论蓝黑眼睛,无论黄白皮肤,环球“心同此理”!
责任编辑: |
- 2009-01-12文化场馆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 2009-01-07楚河汉界赏象棋文化
- 2009-01-20《少林武魂》:让中原文化"扬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