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
文化新风吹拂海西新农村 我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文明风   |  时间: 2009-01-12   |   文章来源: 福建日报
 

  足不出村,就能免费享受到便捷的图书、科技等文化服务,这是武夷山农民的一大乐事。

  去年3月,武夷山市开通“中国农民网络图书馆”,通过宽带线路,在全市21个试点村建立终端信息站,当地农民在信息站就可以方便阅读、查询文化科技信息。

  现在,这个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国家和省文化部门支持下建立的“图书馆”,点击率已超过40万次,成功开辟了一条利用互联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网络图书馆,是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道新风景线。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多个项目,构建起发达的网络,拓宽农民的新视界。同时,配备文化协管员等,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一股清新的文化之风,轻拂着海西新农村。

  加大投入,夯实农村文化阵地

  罗源县中房镇的农民在忙完活之后,有个好去处——镇文化站。这里有图书室,有电脑,可以看书,可以娱乐,也可以上网了解农业科技信息。

  但一年多前,这个文化站没有几件像样的设备,它的“升级”,受惠于2007年我省启动的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年百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

  去年以来,我省每年安排资金3750万元,用于新建和改扩建500个无站址和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下的乡镇文化站。其中,省级资金计划投入1.5亿元,明年起将增加投入。截至目前,已下达资金约7500万元,用于263个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近年来,我省文化工作重心下移,设立海西文化走廊“五有”建设专项资金等,全力扶持重点项目,推进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积极争取,文化部、财政部为我省配备了27部流动舞台车,让基层农民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精品。

  另外,我省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立4585家“农家书屋”,由省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资助。去年9月,首家“农家书屋”在闽侯县尚干镇洋中村挂牌,至今年10月底,全省已建成约1400家。

  投入加大,发展有力。“十五”期间,全省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达4.3亿元,占全省文化事业投入的27.22%,促进了我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到2007年,全省有公共图书馆83个,群艺馆、文化馆92个,博物馆84个,乡镇文化站934个等。此外,还拥有万余个村文化中心、农民读书社、书吧、文化俱乐部等。

  构建网络,拓宽农民群众视野

  与过去的到处打听不同,如今将乐县南口乡农民走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站点,就可以了解到农副产品供求信息。信息由乡农业服务中心收集,在服务站点上发布。当地群众说,这对于他们搞好生产和流通太重要了。

  和南口乡一样,共享工程已在八闽遍地开花,从文化服务、科技指导、信息提供等多方面拓展农民新视界。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已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纳入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截至目前,全省已设立南平市延平区等8个国家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市、区),建成183个基层服务网点。省级中心自建资源6.96TB,整合国家中心资源10TB,使省中心资源达到16.96TB;电子图书27万册,电子期刊15000多种,影视、戏剧、专题片及学术讲座等视频资料650多部(片),初步形成一个内容较为丰富、辐射人群较广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此外,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 迎奥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今年6月底完成,不仅提前两年半实现了省“十一五”期间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规划目标,而且让13144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边远山区群众提前受益。

  一通百通。惠安县东岭镇小丘村开通有线电视后,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起来了。有些村民还从电视上学习到更多的科技知识,帮助发展生产。黄永辉2004年就开始种植蘑菇,去年9月,他从电视里学到二次发酵蘑菇种植技术,以前每平方米只收不到7.5公斤菇,现在足足有12.5公斤。

  建立队伍,长效推动文化建设

  今年60岁的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村民黄国英,擅长书画,熟悉民间音乐,热衷村里的文化活动。两年前,她多了一个身份——村级文化协管员,每月可以领取100元津贴。

  在全省一万多个村中,每个村都有黄国英这样的文化协管员。

  2006年4月,为长效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我省提出,在村级农民技术员、计生管理员、乡村医生等农村“五大员”的基础上,增设村级文化协管员,从而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六大员”制度。

  村级文化协管员的职责是:提出本村文化建设规划及意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做好农村电影放映、村图书室建设和村级各项文体活动的组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等。

  设立文化协管员列入2008年我省为民办实事项目。2007年至今,省文化厅连续举办了近20期文化协管员培训班,各地文化部门也举办了多期培训班。

  漳浦县绥安镇绥南社区文化协管员陈献进上岗后,开展老年歌舞、芗剧、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文艺表演,受到欢迎。

  除了文化协管员,我省农村还活跃着流动电影放映队等多支队伍。我省组建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开展“千队万场电影进农村”活动,1400多支各类电影放映队活跃于一万多个乡村,开展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活动,每年放映包括公益电影在内的各类电影一万多场次。2007年9月、今年2月,省文化厅先后在霞浦、平和举办了两届全省农民电影节。

  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在全省城乡广泛持续开展。今年1月,省文化厅组织省属艺术院团深入长汀老区,开展“海西农村文化行”,真情的演出,让老区人民深受感动。三明市歌舞团充分利用流动舞台车,坚持送戏下乡,在寒风酷暑中走遍了山区的乡乡镇镇,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记者 段金柱 通讯员 苏功庭)

责编:赵舒文

 
查看文章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的用户名密码。
昵称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