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盘点2008年中国文化大事件
http://wmf.fjsen.com 2008-12-26 10:45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免费开放 好事多磨

    [事件回放]

    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008年1月23日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按照计划,2009年全国将有1400座公益性的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

    [记者点评]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物、遗迹众多,全国有数千家各类博物馆。在免费开放前,除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少数热闹场所外,其他绝大多数博物馆、纪念馆观者寥寥,门可罗雀。我曾在非纪念日去北京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馆中就我一个人;同样是非假日我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待了一上午,没见到一位同好。

    免费开放,大城市的许多博物馆节假日立刻观众爆满。今年去郑州,我想星期天去参观河南省博物馆,当地的历史学家说千万别去,人多得走不动,闹成一片,根本不能专心看文物。我去过不少国外的博物馆,不论收费免费、不管是假日还是平常,都有适量的外国游客和本国观众。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应该向大众开放,让国民真正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利。但怎样才能有序开放,发挥最大效益,既是对作为客体的文博单位的考验,也是对观众的考验。

    “茅奖”评选尽显包容

  [事件回放]

    11月2日,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茅盾故里乌镇举行,作家贾平凹、迟子建、周大新、麦家获得了这一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殊荣。但是,评奖结果也伴随着争议。“茅奖”标准该怎样设定?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作品?有人在追问这样的问题。

    [记者点评]

    自1982年首次颁发以来,关于“茅奖”的种种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息。但是,不同声音的争鸣,至少证明了人们对这一奖项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期待,证明了在这个文学被日益边缘化的时代,依然有不少人还在思考着文学,礼敬着缪斯。

    这次的获奖作品,有的在关注底层生活、直面现实人生方面做了努力,有的在挖掘本土资源、记录民间文化方面有所用心,有的则在增强叙事魅力、拓展审美视域方面有独到探索。

    四部作品的入围,折射出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标准正由单纯注重思想性和宏大叙事转向兼顾对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的发掘,由单纯注重纯文学转向兼顾对文学大众性的关注。

    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由此呈现,一种基本的文学观念随之昭明:传统文学应该把各种文学形式中好的因素吸收进来,为我所用,以拓展自己的表现形式。同时,文学的价值标准和审美习惯也应该走出孤芳自赏的一隅,走进现实的广袤的生活,随时代发展不断衍进……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