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盘点2008年中国文化大事件
http://wmf.fjsen.com 2008-12-26 10:45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京剧教育引起争议

    [事件回放]

    2008年2月,教育部宣布,从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年级至初三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试点后,将在全国逐步推开。

    [记者点评]

    将京剧引进中小学课堂,让民族艺术亲吻年幼的儿郎,这是全新的尝试,原以为会引来一片喝彩,没料想击节者有之,质疑者也众。

    赞同者认为,京剧是民族艺术的代表,让京剧走进课堂,是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希望的土壤里孕育生长。质疑者的主要观点为,推广传统文化不该独尊京剧,留住传统文化应考虑地域特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吵到“两会”上。教育部立马出面补充说明:是推广,不是要求。

    其实细细琢磨,双方的对立并不在一个支点上。一个指向实质,一个强调方法。两者对民族艺术进课堂的大方向并无异议。双方的对立只是一种伪对立。既然方向无异,方法的调整应不难,目前不少地区已将当地的戏曲艺术带进了课堂。

    这则新闻及其争论的背后,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了进一步行动,社会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敬畏之心。虽然弘扬民族艺术并非一个京剧或几节课所能承载,但我们毕竟生机勃发地行走在路上。国家的飞速发展,文化的复兴是其中最本质的力量。

  汶川不幸 诗以言情

 

    [事件回放]

    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诗歌喷涌而出,不论专业作家、诗人,还是普通百姓,强烈的诗情忽然迸发。可以说,大地处处回荡起诗的歌吟,人人都在诗的海洋中畅游,民族的情感在诗中得以释放。

    这一意外的景象让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诗的力量,再次点燃诗歌希望的火焰。

    [记者点评]

    我们还有诗情吗?我们的诗歌还有希望吗?诗的读者在哪里?诗歌的前途在何方?

    不知从何年何月起,诗,这个曾经无限美好的字眼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诗言志”,也早已被肆意胡言的网络帖子所取代。今天的时代,诗歌可有可无,似乎成了某种定论。

    汶川大地震后,谁也没有料到,一夜之间,诗,成为民族最具感情的文化象征,是我们表达心曲最为晓畅的渠道。诗能否从此振兴,诗的火炬可否一直延续,诗的原动力是否永久存留,任谁也不敢轻易断定,然而,我们每个人潜藏的那份浓郁的诗歌情怀却在2008年清晰地表露出来。原来,诗是人类的基因,与血液一起流淌,有人就有诗,这是千古不变的至理。

    是人们不读诗,还是诗不能读?是人们不钟情于诗,还是诗本身失去了情?是人们忘却了诗,还是诗遗忘了人?这些问题,其实在2008年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当大地停止震颤 归于宁静/当天空不再阴霾 重新放晴/你越过命运的荆棘 迎着黎明/如同绚烂绽放的花信。”但愿这里说的同样是诗,是诗歌的未来。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