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与“山寨”的根本分别
“先是以非常规手法游走于主流圈子的边缘,然后逐渐坐大,最终向正统势力发起挑战,甚至取而代之。”这是著名的百度搜索引擎对“山寨”行为所进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界定。而“山寨”行为,尤其是“山寨思维”驱使下的文化行为,真的像说得那么简单和具备技术上的可操控性吗?不,这只是单纯的时尚享受者和懒汉们的理想与意淫罢了。技术浮表的差距当然可以通过模仿来缩短,但核心的、本质的,需要付出血汗的原创部分呢?曾经看到有人把宁浩《疯狂的石头》简单理解作盖·里奇《两杆大烟枪》的内地版本。两部电影盘根错节式的情节编织方式,或许有着一定程度的承继关系,但角色在各自生存环境下的体验与焦灼,却是不可复制与互换的。而这,才是《疯狂的石头》成功的真正原因。也恰恰是文艺上“借鉴”与“山寨”行为的根本分别。
《万历十五年》从1980年代早期就在中华书局出版,到1990年代中期,媒体和读书界似乎还没有什么特别的青睐。再往后,因为移到了“三联”重版,才算渐渐升温。步入2000年以后,取材自宋、明、清各朝的山寨版“××年”也开始多起来,无一例外都是克隆《万》书的结构与口吻,黄仁宇作品中的实证神髓,仿书们却统统没有学到。其实,以治学精神和文采双重标准来解析,《万历十五年》不过是西式学术著作外衣下司马迁《史记》精神的重现而已。而单以治学方法和态度论,当代内地历史学术作品中比较靠近《万历十五年》的,恐怕倒是治清史的茅海建的两部著作:《天朝的崩溃》和《戊戌变法史事考》,而后两部作品,恰恰在结构与口吻上与《万》书截然不同。
“山寨文化”侵蚀创造力和廉耻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齐白石和梅兰芳都曾用来警示过弟子。现在拿这句话来警醒这些年被形形色色“山寨”思维诱惑和戕害的文化界,或许同样合适。当流行歌被一波一波类似“R&B”、嘻哈的“潮流元素”所困扰;当影视在缺乏分级和明确限制条款的前提下,盲人骑瞎马地摸索着建设“类型片(剧)”的成功经验;当诗歌作者们依然辗转于“国刊体”和“百年新诗”的泥潭(早在十年前的“盘峰诗会”上,我就亲耳听过一个当时声名显赫的先锋诗评论家说过一句“名言”——“原创性不重要”);当小说纷纷“下海”变身为电视剧连续剧的“文学”版本,文学奖堂而皇之地成为市井左邻右舍式的生日蛋糕瓜分;当各地形形色色的“798”充斥了艺术民工们的发财梦和一知半解的邯郸学步……警惕一个早已在国人意识存在的“山寨”式思维,不要真的发展成一种“文化”,这应该是内地文化界所有有识者刻不容缓的使命。
毕竟,那种有心的、带着一丝危机感的模仿,与安之若素的“拿来”终归是不一样的。前者的本质,接近于明治维新中的日本精英;后者的心态,更靠近甲午战争前的慈禧和李中堂。而把无视知识产权、泯灭原创激情的行为升格为“文化”的鼓噪,则分明像极了八国联军入京前刚毅大学士误国的蒙昧——这一次误的,是国民在创造性和分辨力上的廉耻!可怜的山寨欢呼者,可怜的、被奴役而不自知的喽啰们,不要当中华文明发展道路上的罪人。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
- 2008-12-04“山寨风”的亲民路径
- 2008-11-10南京出现山寨一条街 网友疑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