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明风首页 - 文明长廊
咏春传人郑忠揭开咏春拳秘史 称起源在福建
           文明风  | 时间: 2008-12-11     | 文章来源:新华网  

    咏春拳并非起源于永春县

    拳法练习要决和书法有关,最初也叫女人拳

    “很多人认为,咏春拳的起源跟福建永春县这个地方有关,这
其实是错误的。”郑忠先生说,咏春拳取名“咏春”,是因为这两字里包含着这个拳的法度,与练习要决和书法有关。

    “‘永’字八法,点、横、竖、勾等笔画,在咏春拳中都有动作与之对应,想起这两个字,容易记起动作,所有笔画连起来练,就成了一套拳。”郑忠说,咏春拳最初也叫女人拳,因为都是女人练。

    郑忠还透露,从他师傅口中了解到,在清朝初期,郑成功反清复明失败退守台湾,福建沿海各地的男丁死了很多,村里只剩孤儿寡母。同为反清志士的五枚师太,为了帮助这些弱女,将一套拳法传授给她们。那时候,嫁出去的女人没有名字,她们练习咏春拳后,学会写“咏春”二字,将这两个字绣在贴身衣物上,慢慢地咏春就成了她们的名字了。

    据传,这些叫咏春的女性最后发展到300多位,姓马的,就叫马咏春,姓严的就叫严咏春。而后清廷察觉福建反清势力有所抬头,于是进行残酷绞杀,这些人为自保只能秘密行动,甚至外逃,而将咏春拳带到了广东的,估计就是300多位咏春中的一位姓严的女子。

    传统 咏春拳弟子有辈分之分

    咏春拳创始人是五枚师太,严咏春只是第二代弟子

    关于咏春拳起源,有一种说法是严咏春看到蛇鹤相争,悟道,创出了咏春拳,甚至还有广东咏春拳门人到泉州寻根,说咏春拳是起源于永春鹤拳。

    “这些说法都不太对。”郑忠先生说,咏春拳是五枚师太所创,五枚师太在创这套拳时,参考南拳中的鹤拳、蛇拳中的精髓,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大家都是学南拳的,而且私下又有个反清的共同目标,互相传授是有必要的,所以在咏春拳中看到那些拳的影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介绍完咏春拳的初创,郑忠又透露了一个大秘密,福建传统咏春拳是有辈分的。

    郑忠说,福建传统咏春拳的辈分排法是按咏春拳的拳路名称“小念头寻桥标指刀棍”等来命名的。

    “五枚师太是始祖,传下的第二代咏春二祖是‘小’字辈,严咏春只是始祖五枚师太300多名女弟子中的一位,是咏春拳第二代弟子。第三代的三祖是‘念’字辈,传到我这是第七代,我是‘标’字辈,我徒弟是‘指’字辈。”郑忠先生说,这个排辈方式,传统福建咏春拳至今还在沿用。

    在百度咏春拳贴吧里,有篇寻找福州咏春拳拳师的帖子。其中有跟帖提到,“咏春拳其实是从福建本土的鹤拳演变而来,在福建本土仅仅是咏春拳的萌芽,其中,最厉害的刀法、棍法都是在广东完善、扩充的。这怎么能说,咏春拳是发源于福建呢?”

    对这种观点,郑忠先生予以否认,他说,“福建传统咏春拳,为什么要叫传统呢?因为这种拳法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成形了,我们现在只是在传承先祖遗留下来的宝藏。”郑忠先生说。郑忠先生还专门对福建传统咏春拳中的刀法、棍法及木人桩法与广东咏春拳的区别一一阐明。

    “我先声明,我不是说福建传统咏春拳和广东各地咏春拳,谁高谁低,从源头上讲,大家还属同门,我只是讲区别。毕竟我从李胜师傅那里学过广东的咏春拳,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了解一点。”郑忠说,因为郑威师傅的严令,他必须严格恪守传统,并且他也想将传统的福建咏春拳带回福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稿件
查看文章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的用户名密码。
昵称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