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支书、党的十七大代表李振生忙得不亦乐乎。他正带领村两委干部紧张筹办将于月底举办的蓉中村农民文化节。村民们也都利用农闲,唱唱跳跳,认真准备拿手节目。
像蓉中村一样,八闽大地的其他乡村也都在不同时节上演绎精彩纷呈的文化生
活。
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文化三下乡”、“千场电影进农村”、“海西农村文化行”等系列公益性文化活动,将重心下移,更贴近地服务农村基层。同时,通过设立文化中心户,延伸文化触角,带动一方文化建设;创新拓展农村文化载体,打造传播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
通过文化下乡促动、文化中心户带动、创新载体推动,在海西希望的田野上,跃动着阵阵文化热风。
文化下乡,重心下移贴近基层
今年1月9日,上杭县古田镇热闹异常。由省直及龙岩市24个部门组成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团,在这里为劳动在田间地头的乡亲送来文艺演出、科技咨询和卫生义诊的“文化套餐”,拉开了我省新一年“三下乡”活动的序幕。
当天,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联合捐给古田镇75万元,用于建设综合宣传文化中心;省直单位还向当地捐赠了一批价值约53万元的物资和农业科技书籍等。
这样的“三下乡”,我省已持续开展了10多年。同时,近年来,我省还相继开展了“海西农村文化行”、“新农村文化大篷车”、“千场电影进农村”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不间断地下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受到普遍欢迎。这些日益常态化的活动,成为近年来农村文化工作的亮点。
如今,有80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活跃在八闽大地,年演出量达10多万场。同时,公办剧团演出市场也十分活跃,持续为村民送上精神食粮。目前,省实验闽剧院2009年演出合同已签订近10份。
此外,在文化下乡过程中,我省还创新出一些举措,成效明显,如南安市的“文化低保工程”。
2007年3月,经济较发达的南安市开始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向文化生活还未达到“温饱”的农民,提供6项基本文化生活保障——让他们拥有一份常年性适合的读物、一件基本的视听设备、掌握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每月参加一次文化娱乐活动、每月观看一场电影、每季度看一场戏。这让农村困难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得以改观。
中心带动,文化触角遍及八方
平和县坂仔镇是“中国香蕉之乡”。如今,很多坂仔蕉农在种植和管理上遇到问题,总爱找住在镇区的林介宗,因为他不仅是专家,还是镇里的农业科技文化中心户。
今年45岁的林介宗,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种植香蕉等果树,经验丰富,1999年被破格评为农民助理技师,2005年被评为农民技师。
2006年初,镇里让林介宗当中心户时,他爽快地答应了,在自家客厅贴上各类资料,搜集书刊,添置电视、DVD机。如今,林家已成为蕉农交流经验、探讨技术的“聚会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农村已拥有文化中心户2万户。南平市培育的农村文化中心户达5000多户,覆盖影响了80%的农户。南安市溪美街道贵峰村文化户王赎回开办农村诗社已有20多年,影响了村里两三代人。2005年,他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先进农村文化户称号。
省文化厅办公室主任王晓萌认为,文化中心户的创建和发展,是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构成了从国家、集体到个人的农村文化服务网络,政府支持、社会投入、群众满意,成为我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亮点。
创新机制,推动文化持续开展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男女平等,谦恭礼让;勤奋耕读,立志成才……”在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年满16周岁的应氏后人都要在长辈的带领下,在应氏祠堂举行成人礼。
过去,祠堂在家族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平时大门紧闭。变化,源于南平近年来积极探索的“三堂”(祠堂、庙堂、破旧礼堂)改“书堂”的做法。
针对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阵地匮乏、投入缺乏、活动贫乏等问题,南平创造性地把祠堂、庙堂和废旧的会堂、礼堂改造成文化书堂、农民俱乐部、道德堂等文化阵地,把先进文化与民俗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吸收中扬弃。
每个书堂、俱乐部,由有关部门或共建单位投资三五万元,添置电视机、VCD、书柜、桌椅和书籍,建成图书室、电教室、棋牌室等,一些地方还把“能人榜、成才榜、好榜样、寿星榜”等引进来。“三堂”在保持原有功能之外,成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成为村民获取信息之地和娱乐场所。
在延平区,已改造民间祠堂、庙堂和旧礼堂126个,其中上规模、上档次的有60多家。闽北农村渐渐出现了“不信神灵信科技,改了庙堂变书堂”,“菩萨身边信徒稀,科技课堂无虚席”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我省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创新载体,推动农村文化活动扎实、长效开展。如武夷山市创建的“一分钱读书社”,实现了农民花最少钱读好书的愿望,该经验在2003年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办法百例之一。
石狮人蔡友谋1992年创办的绿洲读书社,10多年坚持开展“读有益书、做文明人”活动,成为石狮著名的民间文化品牌。目前,读书社已拥有25个分社和1万多名社员,推动形成了以读书社为基地、覆盖基层的群众性读书热潮。(记者
段金柱 通讯员 苏功庭)
责编:赵舒文
|